第二天,王文和蘇涵來到中心醫院。在把蘇涵送進特護科之後,王文這才回到心外科。
不過在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前,王文並沒有立即推門進去,而是先站在門前,雙手合十,低頭祈禱了一番,這才好像下了什麼重要的決定一樣,緩緩的推開了辦公室的房門。
外間空的,沒有人。王文又趕緊來到裏間,也沒有人。
見到這樣的情況,王文長籲了一口氣,看來那個難纏的記者,昨晚並沒有在這裏睡覺!
雖然王文現在還沒有到談記者就色變的地步,但被一個難纏的記者纏上,這總不是一件高興事。最重要的是,不能打,不能罵,否則人家話筒一豎,錄像一開,指不定報些什麼樣的內容。
沒有了巡查組的檢查,中心醫院又恢複到了往日的秩序。隻是各個科室的醫生,在開藥的時候,比較的注意,畢竟現在是在風口浪尖上,指不定哪個前來就醫的患者,就是記者假扮的。
所以在一早,院長齊德順就把各個科室的主任叫到了會議室,吩咐了下去,在巡查組在江北市檢查的一周內,對各科室的醫生的行為要進行嚴格的規範,如果哪個人出了漏子,立即卷鋪蓋滾蛋。如果哪個科室出了麻煩,當月獎金全免!
院長把‘精神’傳給了各科室的主任,而主任們又把這種‘精神’傳給了科室內的醫生。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會開完之後,多開藥,多開單,多檢查的情況立即在醫院消失。
主任們是不在乎這點兒小錢,而下麵的人又不想因為這點小事滾蛋,所有小舉動收斂了許多。
幸好巡查組在江北市也隻是待一周的時間而已。時間不長,對於醫生們還是能夠忍受過去的。一時的忍耐,也是為了將來持續的爆發。
一周不算什麼,這樣的思想準備,大家還是有的。政策就是風,吹一陣子就過去了,大家心裏也都明白。如果是常年駐紮在江北,那才是最倒黴的事。
當然,這並不等於醫院裏就徹底的幹淨了,撈油水的地方依然還有很多,隻是藥品降價對內科的影響較大,內科的油水少了,而外科的油水依然還有很多。畢竟降價的是藥品,而不是醫療器材。如果哪天醫療器材的價格降了,那對外科來說才是災難。
“王文,今天有人出院嗎?”
就在王文查房的時候,張現偉找到王文問道。
王文聽見後看了一下床表,然後搖了搖頭,說道,“沒有,而且最近三天內都沒有出院的!”由於春季氣壓低,各種病都容易犯,所以醫院這個時候都是人滿為患。
“能不能去其他科室借幾個床位?有幾個等床的老頭兒,如果再等下去的話,估計就快不行了!”張現偉說道。
“借床的事,你就別想了。早上骨外科的人還跟咱們借床呢。現在咱們醫院是人滿為患!內科那邊走廊裏麵都是床,一個接著一個!”王文說道。
“唉,這醫院都快趕上菜市場了,天天這麼多人,看來咱們科也得在走廊裏麵加床了!”張現偉說道,“你說這些人是不是死心眼兒呀?別的醫院有病房他們不去,非要來咱們醫院。”
“如果讓你在咱們醫院和其他醫院選擇上班,你選哪個?”王文問道。
“嗬嗬,那我選咱們醫院!”張現偉笑了笑受到。
“這都是一個道理。醫生想到好醫院上班,病人又何嚐不想到好醫院治病呢?隻要經濟能夠承受得住,誰願意去那些次醫院?”
“那也不能坐在咱們醫院等死呀!”
“怪誰?要怪就怪醫療發展不平衡,好的醫療資源太少!所以現在就造成兩個極端,沒條件的不敢進醫院,有條件的進了醫院沒地方。而且現在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這種矛盾將會更加的突出。”王文把病曆夾合了起來,對張現偉說道,“走吧,去加床,我那也有幾個堅持不了幾天的了!”
當王文和張現偉來到主任辦公室的時候,苗定江和張繼超都在。一說出來才知道,原來他們兩人也是來找馬奎榮主任談加床的事。
其實現在科裏麵已經是超負荷運轉了。四人間的大病房,現在全部改成六人間的,就連小會議室,都已經改成病房了。可就是這樣,仍然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外麵排隊的仍然是一個接著一個。
“主任,加不加?”張現偉看著馬奎榮問道,走廊裏加病床,這事要科室主任同意才行,私做主張不行。
馬奎榮聽見後,慢悠悠的拿起茶杯,輕輕的啜了一口香茶,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加,為什麼不加?別的科室都加了,如果我們科室不加,豈不是有點兒脫離群眾?再說,難道還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人等死在咱們醫院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