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文來到醫院。按照原計劃,他應該放假的,為去北京參加全國五四青年標兵評選做準備。不過他選擇了退出,所以在來到心外科之後,就主動找到了馬奎榮主任,要求接手以前的工作。
馬奎榮還不知道王文退出的事情,所以沒有同意王文的要求。最後,王文隻能把退出評選的事情說了出來,並且第N次進行解釋。馬奎榮自然也像其他人那樣感到驚訝,同時苦口婆心的說服王文。不過在聽到王文已經把這個決定告訴市長之後,馬奎榮也就不再說什麼了,隻是一個勁兒的唉聲歎氣,嘴裏麵還不停的自言自語: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王文又從新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其實心外科現在正是缺人手的時候,特別缺少能上手術台的。王文最近一直沒在醫院工作,主治醫師劉賀強又突然的辭職了。再加上心外科的主任醫師馬奎榮和沈英華的年紀又大了,不能連續手術,所以壓力全部集中在了其他人的身上。有的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往往從一個手術室裏出來,就被人叫到了另外一個手術室裏。昨天中午在醫院食堂跟張現偉他們吃飯的時候聽張現偉說,他已經有三天沒有好好吃頓飽飯了。
難怪王文覺得自己沒吃多少,而盛的滿滿的兩個餐盤最後卻幹淨的跟洗過了一樣。
又穿上了熟悉而又親切的白大褂,王文感覺渾身舒服極了。穿習慣了白大褂,偶爾挺長時間不穿,王文反而還不習慣了。有的時候甚至感覺,沒穿白大褂,就像自己身上沒穿衣服一樣!
工作起來雖然累,但卻很充實,而且王文喜歡這份工作。當然,除了加班和值班。他隻喜歡在工作的時間工作。雖然去參加評選很清閑,吃吃喝喝還可以四處遊玩,但總感覺沒什麼意思,心裏空空的,好像少了點兒什麼。
如果讓王文從工作和去參加評選當中選一個喜歡的,王文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參加評選?那玩意實在不適合王文!
至少在工作中,他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可以體會到救死扶傷的成就感。而去參加評選,王文卻什麼都得不到。雖說五四青年標兵評選也算的上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但王文卻沒有吸收到任何的精神,而且在知道評選中的種種之後,他隻想發神經!
王文拿著從其他醫生那裏送過來的病曆,開始對新接手的這些病人進行詢問和檢查。雖然病例裏麵都寫的很清楚,但有些狀況,還是自己親身跟病人交流一下比較好,這樣也能夠讓他更準確的了解到病人的身體狀況,從而做出最有利於病人的判斷。
他並沒有因為要離開中心醫院就怠慢這些病人,他是一個專業的醫生,隻要在這裏工作一天,他就要對自己的病人認真負責,這是醫德,是他的父母從小給他灌輸的思想。跟那些考上醫學院之後,才開始知道是什麼醫德的人相比,王文的這種思想,想改變都難,已經在他的心裏紮根了。
思想這東西,如果是從小就接受,那麼長大之後就很難改變。如果是成人之後,再去接受那些思想,那麼這些思想在以後就很容易被改變。
這就像兩棵樹,其中一棵從小就在這裏長著,而另一棵卻是從外麵移過來沒多長時間。一陣大風過來,倒的肯定是新移過來的那棵。因為它的根基不牢,根沒有紮深!
王文看過兩個病人,從病房裏麵走出來,當他要去下一個病房的時候,突然從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小王!”
雖然心外科當中,姓王的不隻他一個,但他還是回過頭,看了過去。隻見苗定江正帶著幾個實習生朝著這邊走過來,王文現在知道剛才的那聲‘小王’叫的是誰了!
“苗主任,有事?”王文看著對方問道。
苗定江走到王文的身邊,拉著王文的胳臂,走到一旁,背著那幾個實習生,對王文說道,“今天我有兩個手術,沒時間帶這些小孩兒。你能不能幫我帶帶他們?”
“恩?”王文聽見後一愣,帶實習生的任務,一般都是主任的事情,他算什麼?“我行嗎?再說,我還沒帶過實習生呢!”
“簡單!”苗定江說道,“拿著病曆本去看病人,一邊問病人,一邊隨便問幾個問題考他們就行了。就是一問一答,不需要什麼技術~!都靠他們自己悟!”
“你說行就行,我沒意見!”王文說道。.對方可是副主任醫師,親自找他幫忙,自然不能不給對方麵子,所以,王文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好,那就交給你了!”見到王文答應下來,苗定江又拍了拍王文的肩膀,說道,“我那邊還有手術等著我呢。對了,帶他們一上午就行了,下午讓他們各幹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