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兵臨國都(1 / 2)

在戰爭真正打響之前,他們早已經見過了那位據說是當今陛下身邊的心腹兼愛妃的竹子鳶。讓他們有些驚奇的是,竹子鳶竟然一身盔甲,英姿颯爽,以武將的身份跟隨在陛下身邊,隨著上官清羽一道出征。

禦駕親征,向來都是鼓舞士氣最好的方法之一,所以南蜀國的軍隊一路士氣高漲,所有將士們看著上官清羽高頭大馬一路當先,心中早已燃起熊熊大火,隻覺得能夠為這樣的陛下奉獻自己的熱血與生命,實在是死而無憾了。

但是,當戰爭正式打響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最能夠令人振奮的,並不是當今陛下的禦駕親征,而是跟在陛下身邊,平日無事之時往往悶聲不響,存在感極弱的那位女將軍。

在此之前,他們雖然也知道學習武功是一件對他們而言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對於武力高強之輩,這些本來就是尚武的將士們自然也都保持了極高程度的敬重。

但他們卻絕對不會相信,以一個人的個體武力,就能夠在這種分明是千軍萬馬互相對抗的大型戰爭中起到什麼重要的作用。不要說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作用了,就算是稍稍對於戰局產生一丁點兒的影響,那也絕不是某一個人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夠做到的事情。

不論是為了這一場戰爭而征來的新兵,還是已經身經百戰的老將,對於這一點的認知都是一般無二。

但是,竹子鳶的表現,卻完全打破了他們一直以來的看法。

在上官清羽一路從大涼國與南蜀國的交界處開始,慢慢打過來的大大小小近十次戰役中,奇襲顯然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深知冷家軍的強大,所以這十年間,千方百計地惡化大涼國與西燕國的關係,以圖借用西燕國的兵力來消耗掉一些大涼國冷家軍的戰力。

雖然他也很清楚,這麼做根本就不可能把冷家軍真正地拖垮,因為大涼國這麼多年來之所以能夠稱王稱霸,讓無論是南蜀還是西燕,亦或是其他幾個與大涼國國界接壤的國度都不得不附庸臣服,甚至於是按時朝貢和派遣質子,最大的功勞一定要歸結在冷家軍的頭上。

既然這支由冷家人曆經數代培養起來的百戰雄師擁有著如此不可思議的戰鬥能力,那麼區區一個西燕國,發動幾場局限於邊界線範圍內的小型戰爭,自是不可能對大涼國的總體兵馬帶來多大的影響力了。

可是,若是說經過了將近十年時間的兩國對峙糾纏,仍然對於冷家軍的總體戰力沒有什麼影響的話,那麼上官清羽死也不信。

事實上的確如此。和西燕國接壤的那一段邊界線上分布著好幾個城鎮,在這些城鎮之中,近十年來駐紮的軍隊明顯呈幾何倍數增長,而這些為了守衛國土而不得不逐漸添加進來的兵力,十有八九自然都來自冷家軍。

可以說,冷家軍的真正戰力在這十年之中絕對是有增無減的,但是由於要分心他顧,所以此刻仍留在大涼國都之中的兵力,就明顯要比十年之前,竹子鳶和上官清羽二人尚在大涼國之時弱上許多了。

更何況這一路上,他們南蜀國的軍隊還完全是不擇手段,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暗襲,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們並不會讓自己的兵士與冷家軍正麵硬抗的。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南蜀國軍力的損耗速度自然是遠遠慢於冷家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