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何去何從貳---奇遇張良(1 / 2)

“全軍準備迎戰!”蘇神樂大聲命令道。

“袁軍無道,殺我兄弟百姓,各位戮力同心,誓報此仇!”在軍隊整頓完畢,蘇神樂舉起寶劍,大喊道。所有將士都失去了親人,一下子同仇敵愾,一起大喊:“戮力同心,誓報此仇!“

說著,蘇神樂上了戰馬,拔出了寶劍,指著大寨外:”出發!“

蘇神樂帶著軍隊走了不到兩裏,遙看過來的軍隊正是之前從大寨離開的隊伍,蘇神樂立刻策馬向前,向軍士詢問程誠的情況。

”程先生讓我們回來告訴您,他有事情要自行去處理,讓我們回來告訴您。“一個軍士說道。

”這士兵沒有說謊,程誠,你究竟要做什麼,就不能告訴我一聲麼?“蘇神樂一邊看著彙報情況的士兵,一邊心想。雖然擔心,但也沒有辦法,蘇神樂隻好率領隊伍回到了大寨,下令修補大寨和整頓軍隊。第二天,蘇神樂傳召了陳到到大廳商議。

”蘇先生,容在下說一句。“陳到說道”我軍此役猶如喪家之犬,進退失據,毫無章法,乃至毫無還手之力。軍容我軍已具備,士氣亦然,我觀兵士作戰,同仇敵愾,進兵之時毫不退縮。但調度士兵之才,我軍尚未有難當大任之人。“

”嗯,的確,陳將軍有沒有這樣的人選?“蘇神樂麵露慚愧之色,說道

”世人隻知道黃巾有《太平清領道》,並不知道還有一本《太平兵法》。之前張角等人一朝得誌,就不再體恤百姓的疾苦,最後人心散亂,因此一敗塗地。黃巾離散之時,我偶然之間得到《太平兵法》,但由於在下愚鈍,未能參透。”陳到繼續說道“其實,經過今日一役,我已經知道先生並不是可以召喚天雷的人。但是,當看到你這一段時間對百姓的那種愛護,還有你對人性的洞悉,我願將《太平兵法》獻給先生,望先生以天下蒼生著想,重現太平。”說著,張角將跪下將一本古書雙手呈上。

“陳將軍,這.......讓我如何報答你?”說著,蘇神樂扶起陳到

“蘇先生,陳到不求揚名立萬,隻需要天下可以歌舞升平,百姓不用流離失所,那就夠了。”

“如果我是這個時代的人,我也許會竭盡全力吧,可惜.......”蘇神樂一出神,陳到已經把書放在了蘇神樂的手裏。蘇神樂回過神來已經不好推辭,隻能說到:“陳將軍,蘇某先將此書借閱,看完以後將歸還本書,謝陳將軍抬舉。”

“對了,陳將軍,”蘇神樂說道,“大寨畢竟不是久留之地,我想不如找一個小城作為落腳之地,再圖謀後計,你覺得如何?”

“我也是這樣想,此去西南有一小城,名叫石邑,臨近長城,往日是一要塞,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因為戶籍太少,稅收不多,日漸荒廢,隻有縣令和數百士兵留守。取之如何?”說著,陳到展開了案上的地圖,說道。

“不可,石邑仍然是袁紹的勢力範圍,如果袁軍大兵來犯,我將無路可退。不如我軍穿過太行山,依仗山勢取樂平,如何?”

“這.....確實更好,但到此之前,我因被黑山軍打敗,經過該城,城內應有三千兵馬防守,恐怕難以成事。”陳到想了一下,說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乃上上之策。陳到將軍隻需帶領軍民正常出發,我一人趕路先去。我有信心說守將投降。“

”蘇先生,這太過危險了,萬萬不可。“陳到說道

”吾意已決,請勿再言,如果我有任何不測,陳到你就統領這剩下的五千兵士吧。”

“蘇先生厚愛,但陳到何德何能啊?”

“陳到,難道要軍法處置?”蘇神樂嚴厲地說道

“陳到遵命,蘇先生,保重。”陳到畢竟也是忠義之人,雖然還想說點什麼,但是隻能領命。隨後蘇神樂吩咐了一些事情,就各自離去了。

第二天,蘇神樂正要出轅門,沒想到陳到已經在那裏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