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三集 奇謀(1 / 2)

不多時,趙雲和關羽便率兵找到了蘇神樂。看見了火光衝天的龍湊城,趙雲感到有點異樣,便向蘇神樂問到:“二弟覺得此事如何?”

“回大哥,神樂覺得非常奇怪。第一,龍湊附近並無半點戰爭的痕跡,甚至連屍體都沒有;第二,大火燃燒龍湊,居然沒有半個百姓;第三,龍湊的城門似乎沒有受到過攻擊,仿佛就如開始那樣敞開在那裏。”蘇神樂稍加思索繼續說到

“可以做到以上的,隻能是元帥或者劉備將軍識破了袁紹的詭計,帶走了城裏的人民,然後留了空城給袁紹,袁紹見奪城意義不大,而且龍湊已經一片火海,所以便退了回去。而附近負責埋伏的袁軍卻因為看見龍湊火起,誤會袁紹已經擊破元帥,所以在樹林準備伏擊從龍湊逃亡的元帥軍隊。”

“哦,聽二弟這樣說來,袁紹下一步要反攻我們了嗎?”

“的確,這是必然的,但是並不是兩三天的事情。”

“二弟,為兄願聞其詳。”

“首先,袁紹生性多疑,手下謀士眾多但不能物盡其用,更何況此時龍湊的大火,他不懷疑嗎?本來公孫元帥如果不是被袁紹十麵埋伏的話,攻陷龍湊則進可克服冀州各地,退則可以回幽州保存實力,如此兵家必爭之地,元帥隻是付之一炬,便完璧歸趙於袁紹。在袁紹看來必定有詐,因此也不敢作出任何進攻的動作。最後,燒城然後遷移所有百姓,應該是劉玄德會做的事……”

“蘇先生,雲長不明白為何主公你如此斷定是主公做的事?”

“因為劉玄德宅心仁厚,必定會顧慮百姓,不忍百姓因此而無家可歸,所以遷移百姓從新安居樂業。”說到這裏,蘇神樂心想“總不能告訴他們又是曆史書教會我的吧?”

“哈哈哈……二弟,為兄就說你會欣賞劉玄德的。”

“嗯。”蘇神樂隻能暗自苦笑一下,然後繼續說到:“不過此地也絕非久留之地,說不準袁紹知道我們來了就會大軍追來,我們先沿劉將軍的線路沿路回去吧。”

“報,元帥有令,袁紹大軍已圍困故安多日,元帥已親率大軍前往,請蘇,趙兩位將軍立即派兵前往。”這時候,一個傳令兵突然來報。

“回報元帥,在下立刻啟程。”

“諾!”

等到傳令兵退出帳外,蘇神樂便讓士兵鋪開了地圖,然後和關羽,趙雲一起分析起來。

“我明白了,公孫元帥此次主要是誘出袁紹隊伍出兵反攻,然後再外部削弱袁紹的力量。二位認為如何?”

“二弟如此分析有道理,但是故安這地方,其實界橋之後就一直被袁紹攻打了。”趙雲說道

“那為什麼元帥一直不去解救呢?”

“那是因為主公認為如無界橋,龍湊作為樞紐,即使有故安也無法沿著大道攻打平原,南皮。所以就一直丟棄不管了。”

“公孫瓚就是這樣的人嗎?就把軍隊丟在孤城不管嗎?如果這樣子成立的話,讓我趕去龍湊就是讓我去探路,如果袁紹不來再讓我救援故安。但是如果袁紹來的話,我將會比故安的守將更慘,我連用於堅守的城池都沒有啊。”這時候蘇神樂感覺到了恐懼。擔心劉凝霜,擔心劉備,擔心張飛,擔心龍湊之戰的結果,一直憂心忡忡的他居然此時此刻才發現公孫瓚的大陰謀。

“曆史上的公孫瓚退回幽州實際上是偽退,龍湊之戰的戰果是假的。而真正的目標是平原和南皮。”蘇神樂終於發現這時代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時代,並不是幾個數值或能力就能評價一個將領一個計謀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