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西涼軍有多少人?”蘇神樂冷靜地問道。
“董先生,現在沒有時間問這些了,還是立刻去救援吧。”高順
“高將軍請稍安勿躁,我們手上的軍隊就幾千人,如果曹操兵馬眾多,我們貿然過去也隻是搭上自己而已。而且解開繩索的方法不是用錘子去敲,而是用方法去鬆。”蘇神樂說完,轉向了報信的士兵,問道:“繼續說吧,被圍的西涼軍多少人,包圍的曹軍有多少人。”
“我軍有萬餘人,曹軍大概有四五萬人。不過我們也不知道多少,隻是大概估計的,現在我軍正在危在旦夕,請將軍盡快定奪。”
“如果現在過去曹軍那邊,無異於以卵擊石,這絕對不可取。”蘇神樂小聲地說道,然後看向了龐統,說道:“士元,你覺得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想法?”
“稟報主公,在下覺得既然主公之前說道解繩的辦法,應該主公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吧。我覺得主公所想的便是圍魏救趙的故事,對嗎?”
“知我者,龐士元也,的確,我是這樣子想的,但是還是想問問士元你怎麼想。”
“既然如此的話,事情就變得簡單了,我們立刻揮軍進軍鄄城,然後擂鼓大作,不過不輕易攻城,讓他們班救兵,就可以了。”
“二位先生,現在投靠過來的西涼軍隊已經危在旦夕了,我們人少還去攻打鄄城,這不就本末倒置了嗎?”
“高將軍,士元所說的方法也是我的方法。你想一下,曹操經過之前的戰鬥,已經剩餘的力量已經不多,四五萬已經基本上就是鄄城的全部家當了。另外,曹軍之前已經領教過西涼軍的實力,你想一下,他還會為了殲滅這一萬多人而鋌而走險麼?他已經用盡了可以調動的所有軍隊了。”
“董先生所說的意思是,現在鄄城已經是一片空虛?”
“恩,就因為如此,鄄城非常空虛,我們放棄西涼軍的隊伍而進攻鄄城,其實並不冒險。因為曹軍現在應該還是心有餘悸,那一萬多人的西涼軍,可不是簡單就可以殲滅的隊伍。”
“那我們如果去攻打鄄城,對於曹軍的包圍有什麼幫助嗎?”
“那是必然,如果你是曹操,你覺得殲滅西涼軍隊重要,還是鄄城重要?曹操現在兗州隻剩下三郡之地了,如果再丟失鄄城,那去包圍西涼軍隊的曹軍就已經變成了甕中之鱉,連退路都沒有了。所以隻要鄄城有任何風吹草動,必然會讓包圍的曹軍撤退營救。到時候,我們隻需要選定一個曹軍回鄄城的必經之路設下埋伏,然後高將軍過去率領投靠的西涼軍追趕曹軍,那曹軍就必敗無疑了。”
“董先生不愧為董先生,在下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
“那事不宜遲,我們現在立刻前往鄄城。”說道這裏,蘇神樂看向了高順:“高將軍,你和這個士兵就回去西涼新軍的陣地,指揮他們堅守,曹操剛開始撤退的時候,先看曹操的退兵有沒有很好的秩序。如果井井有條,而且按部就班,我們就按兵不動。隻要看到退兵的秩序開始混亂,立刻全軍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