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難得休沐在家不用學習,幾個孩子便可以輕鬆的玩耍,大哥張鐸斌,二哥張鐸宸坐在亭子中對弈,這兩個小一點的在亭子周圍跑著玩風車,張鐸斌時常回頭看看小媄鈺,有種自豪感,這個小娃娃是自己幫忙帶大的,看著她健康活波,自己頗有成就感的點點頭。
時光暈染,一晃六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小不點已經六歲了,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已經長大,此時她手拿著一個風車,飛快的跑著,高興地不亦樂無,張鐸軒擔心妹妹摔跤所以跟在後麵跑,真真的是心累啊。
“鈺兒妹妹你別跑那麼快啊,等等我”張鐸軒大聲的喊著,此時他已經九歲的大男孩了,對於這個頑皮的小妹妹是喜愛的不得了,也是寵溺的不得了。
“軒哥哥你來追我呀?嘻嘻嘻…”媄鈺頑皮的對他言道。
“鈺兒,你當心腳下,別摔了,不要跑了好不好。”張鐸軒無奈的對她道。
“不嘛,不嘛,你快來追我呀?嘻嘻嘻…”
“鈺兒,你歇一會喝點水好不好。”張鐸軒想出一個讓她停下來的辦法道。
“我才不要喝水,你少唬我。”媄鈺此刻還是繼續奔跑玩著手中的風車。
張鐸軒隻能無奈的跟在後麵盡心盡力的保護她,真怕她會一不小心摔跤,到時候他可是會心疼的。
陳國的教育製度分為兩個等級,一為“小學”泛指,三歲孩童啟蒙教育至十二歲止,學堂一般設在民間,由各地方的知名先生任教,達官貴人家中一般會將先生請到府上任教,這樣有效可以和貧民分開教育,已顯示他們的高貴。
二為“大學”泛指,十二歲至十八歲的青少年,學堂一般設在官府,也可稱為“國學”授課之人為朝中學士,“國學”隻是針對於官家子弟而設,還有一些地位高的富人,名人子弟,才可以登的“國學”學府,在“國學”學習的人經過特殊考核便可入朝為官,所以官家子弟便是如此世襲,一代代的都會任命於朝廷。
張棟甫是個中例外,這位大神是陳王親自提拔,他的父親是一位有名的學者,雖未入朝為官,但是在民間的影響很大,經常開壇講法,在周邊各國也是很有名望。
張棟甫自幼雖其父親遊曆周國,耳濡目染,十二歲便在陳國名聲大噪,雖未登的“國學”大門,但是名聲在外,陳王親自接見並對其進行特殊考核,特例收入“國學”十六歲便入朝為官,他是那時候最為年輕的官員。
張府中也設有“小學”還有“姆教”,“姆教”是特別為家中小姐所設,一般為有名望的女先生,被請入府中教導家中的小姐,“姆教”不是每個達官貴人府中都會聘請。
有一定思想的人家中都會請“姆教”先生,主要目的是希望家中小姐得到好的教導,將來可以入宮,或是嫁給王孫貴胄,這是最終目的,那時候的女子也是很悲哀的,沒有選擇,隻有服從,為了家族利益,她們隻能是附屬品。
張府聘請“姆教”可不是要將女兒培養入宮,嫁給王孫貴胄,隻是希望女兒能博學多才,各方麵都不能輸於男子,這是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