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安家(1 / 2)

三日的路程,有人已回到東萊國,有人已找到了落腳之地。

小小的義口城人口不過兩萬,在六大國中的金華國,連一隅之地都算不上,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是因為此城地處要害。北方小國紮雄一向對金華、雷瀾兩國虎視眈眈,此處的十萬大軍乃是扼守中都城的最後一道防線,曆朝曆代兵甲有增無減。

十萬大軍,兩萬百姓,自然是極其重軍輕民。義口城本就民少,百姓中又以流民和江湖過客居多,索性朝廷便不任太守,駐守此城的將軍就成了父母官。

若換成從前,打死歐陽慧也不肯在這樣的破落小城久住。懶散的軍士,肮髒的大道,小販有氣無力地叫喚著,每一樣她都不喜歡,但也隻有這樣的地方才適合她這樣的朝廷要犯安身立命。為了讓清兒能夠平安長大,就算遭再多罪她也都認了。

“大虎哥,就這裏了吧。”歐陽慧心裏已在盤算著入城後的事宜,住處、吃喝、以後的生活來源,她這個為娘的都要算計。

“終於到了麼……”李大虎向城內望了一眼,喃喃道。

女人一向在情感方麵敏銳,李大虎在這三日裏有時殷勤過了頭,歐陽慧不是感覺不到,之所以李大娘叫他來送恐怕裏麵也摻雜了些東西罷。

拋去種種,僅為了讓清兒將來不受委屈她也不能再嫁於人。斟酌了些話,歐陽慧施禮道:“大虎哥,這三天辛苦你了,還有從前日子裏大叔大娘的照料,我和清兒感激不盡。”

言罷眼看就要緩緩跪下,李大虎趕忙一把扶住了她,“歐陽姑娘使不得,別說三日,就是三十日三百日我也願意!”

這話若是旁人來說,便全然是輕薄之意。為免李大虎再說出什麼難堪之詞,歐陽慧道:“三日時候不短,想必大叔大娘是著急了,眼下慧兒已有安身之所,大虎哥快些回去罷。”

李大虎怔了怔,歐陽慧的意思他也明白幾分,道:“不如……再讓我送送你,你人生地不熟的……”

歐陽慧截口道:“慧兒身上還有些散銀,義口城這麼大總會找到地方落腳的。趁著天亮,大虎哥快點趕回去吧,不然慧兒心難安。”

話已至此,李大虎沒有留下來的理由了。失落地看了眼歐陽慧,他說:“好。要是……要是有不中意的地方,你就……回來。”

最後一個熟悉的人很快轉眼不見,歐陽慧的心神患得患失,抱著清兒的纖手略有顫抖,不知是懼怕於未來,還是留戀於舊人。

其實,李大虎也算是不錯的男人。出身雖微寒,模樣還算清俊,性子也憨厚,按常理說是個可以依靠終生的人。然而,對於有夫君又有了孩子的她來說,終究是不合適,不合時。

人流稀疏的小街盡是高低不一的土屋,甚少看見男人,隻有女人們在屋裏作著活兒。瞥見家家戶戶的門外都有食穀、畜肉等物,歐陽慧大抵知曉她們是販夫走卒的家眷。

她初來乍到,到處遊走也不敢找人問個話,隻和清兒撲簌著眼睛四處打量。正在打算拐進下一個街角時,身後有一小廝叫住了她:“夫人,可是來找哪位軍爺?”難怪有此一問,義口城兵多民少,女人更少,漂亮女人更是少之又少,除了城西的歡宜樓有姿色的女子最多之外,剩下的漂亮女人便是從軍家眷了。

歐陽慧轉身一看,一眼便知這小廝是個地頭上的小混混,從前在中都這類人多得是。曉得沾染不得,她隻作不理。

不想那小廝上前攔下了她,嬉笑道:“夫人,這義口城小的最是通徹,您是找人、尋地兒,又或是住店,盡管跟小的說,小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不要錢,嘿嘿。”

縱是反感這類人,聽到“不要錢”三個字歐陽慧心底亮堂了些。仔細打量了一下,見這小廝雖是一副油腔滑調的樣兒,但也不像奸惡之人,於是她問道:“那就勞駕小哥,我想打聽個路,不知貴地哪裏有租房子的地方?”考慮到要節省囊中不多的散銀,她接著補充道:“大的地方不要,盡量……小一些的,夠我和孩子住下即可,最好是……”

幾乎沒落下一句話那小廝便是一皺眉,聽得煩了竟說:“得得得,從這兒往左,走到頭往右,再左拐有個老王頭,就找他。”說完轉身就走,口中還嘟嘟囔囔:“切,真晦氣,還以為碰上個官夫人。”

“你……”想不到初來就遇上不平之事,歐陽慧被氣得噎不出話,一雙美目似杏仁一樣圓瞪。

小廝走得快,歐陽慧瞪了半天也隻好抱著清兒悻悻走開,按著不清不楚的指示,去找一個姓王的老頭。

可義口城雖小,街巷卻是曲折蜿蜒,一個陌生人想找另一個陌生人又談何容易?她三拐四拐便轉暈了向,想往回走也找不到原路,隻好硬著頭皮胡亂著走,打算尋個麵善的好好問問路。

走著走著,前方漸漸開朗、括噪,似乎有個喧鬧的集市。臨近一看,果真是條熱鬧無比的街市,小販都比之城門前的精神許多,看來是個打聽消息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