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阿倫朝左側底角推車的位置走去,邁著堅定的步伐。
這個賽季是他在聯盟的第七個年頭,也是他在密爾沃基雄鹿隊的第七個年頭,雖然現在聯盟上空有許多關於他即將被交易到超音速的傳聞,他也經常會被記者堵住問這個問題,剛才來到菲爾浦斯球館的那一段空閑時間,記者問的最多的也是對於交易的看法。
記者們認為雷阿倫肯定也因為交易的傳言而不勝其擾。
但其實,雷阿倫內心很淡定。
就像他每天呈現在球迷麵前的表情一樣。
就像他的三分一樣
在聯盟七年,他獲得了無數綽號,什麼雷射槍,什麼殺手雷,三分殺手,金牌射手,還有什麼君子雷,英國小種馬,刀中君子,好像每一年都有一個新的綽號,當然,有響亮的綽號肯定是好事,但是這些綽號大多數都跟他的三分有關。
有時候,他會覺得這些綽號都是貶低自己。
這好像在說,自己的球路很窄。好像除了三分之外,自己別的就不行了似的。
但其實早年的雷阿倫是個扣將,當時他的主要得分手段是以突破到禁區扣籃為主。
人越成熟,越淡定,越成熟,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最近幾年雷阿倫越來越多的將自己的主要進攻手段變成外線三分。
對於三分命中率在40%以上的他來說,投三分才是來分最快的進攻方式。
於是,他的三分越來越精準,出手的速度越來越快,從這時起,他已經不在乎別人把他定性為三分射手,他越投三分越自信,越自信,人就越淡定。
三分球已經成為他呼吸的一部分了。
他也相信自己的三分能創造聯盟的曆史。
2001年,他奪得了當年的三分大賽冠軍,當年的斯托賈科維奇才進入聯盟第三年,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完全展露出鋒芒。2002年,斯托賈科維奇以一種舍我其誰的姿態橫空出世,在決賽以24分的高分奪得三分冠軍。
這次三分大賽,雷阿倫是想將三分大賽的冠軍獎杯重新奪回來的,雖然三分真正的厲害,還是在比賽的時候體現的更明顯,比賽的時候誰更準,誰投進的更多,誰的三分給球隊幫助更大,這都是直接體現在比賽結果上的,但是聯盟既然設立三分大賽,就是想讓聯盟的三分高手同場競技,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條件,你既然有實力,為什麼就不能在這裏戰勝別人呢?
所以來這裏也是為了再次證明,自己可以用三分打敗任何人。
實際上,雷阿倫來參加這次三分大賽之前,已經決定了,那就是:奪得這屆三分大賽的冠軍,然後就再也不參加三分大賽。
因此,這算是雷阿倫在全明星三分大賽上的最後一次演出。
他才不會讓自己在最後一次演出中變成一位打醬油的。
站在左側底角的位置,雷阿倫做好了準備。
當計時開始之後,他迅速的拿球開始出手,速度不亞於吳越一開始用15秒投完前兩個點的速度。
不過,跟吳越不同的是,雷阿倫保持高速投籃的命中率竟然不低。他的出手快,但堅決異常。而且他每一個球都好像被設定好了軌道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