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卡特打算用的這一招,正是,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
他想了一下,也發現自己最好是使用這一招。
本來除了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這一招之外,他還留了一招在決賽,那個是飛躍三人扣籃。
剛才為吳越的雙胯下換手扣籃神往後,他還稍稍掂量了一下,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和飛躍三人扣籃,哪個先使用?
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五位打分裁判對這個扣籃的評價一定會因為吳越的雙胯下換手扣籃而有所折扣。
飛躍三人扣籃這可以讓自己騰空的高度和形體的舒展展露無疑,雖然剛才戴斯蒙德梅森用了類似的一招。
最後決定還是先使用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
雖然已經感覺贏不了吳越了,但是總也不能忘了參加這次扣籃大賽的初衷,那就是重奪扣籃大賽冠軍。
再不濟也得進決賽吧。
用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自己覺得還更震撼一些。
剛才那個隊友配合砸板胯下換手扣籃得到了滿分,這個轉體180度背身胯下換手扣籃就算因為吳越剛剛的雙胯下換手扣籃讓裁判已經對胯下換手扣籃失去了驚喜,但是也應該會得到不少分吧。
另外,如果接下來的其他選手的第一輪第二扣都驚世駭俗的話,那麼就先將飛躍三人扣籃的拿到第一輪第三扣來扣,一定要進入決賽,不然太沒麵子了。
戴斯蒙德梅森的飛躍兩人扣籃隻得到40分,文森卡特也不認為自己的飛躍三人扣籃會得不到高分,自己會挑身高至少一米八的人。
“自己努力扣,得到多少分,現在已經不是自己能預想的了。”
文森卡特本來預想自己的所有扣籃都能得到滿分。
現在全部都被吳越的兩扣,扣的影響了對形勢和得分的判斷力。
計時開始之後,文森卡特就開始扣了。
也是在左側三分線外,從四十五度的位置,衝向籃筐。
跑到距離籃筐還有兩米的位置,文森卡特突然雙腳用力,當然還有個旋轉的力。當他騰空之後,他開始不緊不慢的轉體,與此同時,他手中的籃球也從左手經由胯下換到右手。
當身體來到最高點,文森卡特的身體依然沒有正對籃筐。
這個扣籃的難點除了在轉體180度的過程中,完成胯下換手。將籃球扣向籃筐的時候,身體沒有正對籃筐也是難點。
當然,這是相對的。
文森卡特完成看上去很輕鬆。
這不,第一次就完成了。
隻見,在空中的他轉頭,右手往斜後方一掄,籃筐被他砸進了籃筐。
咣。
聲音很大,氣勢也蠻盛的。
但是——
現場的歡呼聲卻並不高。
甚至連掌聲都七零八落、稀稀疏疏的。
“呃”
吳越剛才那個雙胯下換手扣籃引起觀眾心中的波動太大了,以至於自己的這個,壓箱底的動作,看上去有些單薄。
刷刷刷。
五位打分裁判開始亮分數了。
多米尼克威爾金斯,9分。
德雷克斯勒,8分。
魔術師約翰遜,9分。
奧拉朱旺,9分。
湯姆賈諾維奇,9分。
沒有一個10分,德雷克斯勒更是給出了8分。
44分。
“瞎!”
文森卡特不淡定了,剛剛自己那個隊友配合砸板接球胯下換手扣籃都得到了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