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黑色六月(下)(1 / 1)

2006年6月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作為80後的我們終於度過了那難捱的高中生涯,開始憧憬我們未來的日子,可是這一天還要考試,還要拚一把。

我已經記不清楚考了些什麼,但是記得考數學和理綜。清晰地記得考數學的時候特別興奮,以至於看到了選擇題一點頭緒也沒有,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就開始了我抓鬮的高考。結果可想而知,我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我越來越覺得我像中國足球。逢大考必定失利,如同鬥地主,手裏握著兩王四個二還是被人血洗。悲哀啊!不過還好,我的心是堅強的,考完數學我看到很多人抱頭痛哭,說這次考不上了。

還有一個挺漂亮的女生,(我一直這麼認為,不過讓別人給搶了先機。哎,鮮花怎麼老是被豬給拱了呢?)爬到了教學樓頂,當時轟動全校。大家一致認為她想不開要跳下來,結果呢!人家就在上麵站了沒有一分鍾就下來了。搞得老師也是冒了一身冷汗啊。原來她把物理書給忘在樓頂了,也不知道昨天晚上幹啥了,怎麼能把物理課本給忘在樓頂呢?經過這麼一鬧,大家的心情放鬆了不少,各回各處,開始討論剛才的一幕。

中午飯還是冬瓜雞肉,總有寫沒心沒肺的得著便宜就上的,狼吞虎咽風卷殘雲的消滅幹淨。

黑色的六月在理綜考試中結束,這個真的是沒啥印象,因為我從來都沒看懂過這些題。比如說物理題,a從甲地出發,b從乙地出發,兩個人相向而行,問他們什麼時候相遇,奶奶的這不是扯淡嗎?誰能夠騎自行車那麼標準的速度?

還有那個蓄水池的題,有一個進水口有一個排水口,問兩個同時打開的話需要多長時間灌滿,奶奶的,灌滿後呢?你要是不關一個的話,要麼池子溢出來,要麼水放沒了。還是一個沒有考慮後果的問題,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看出來了吧,我就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學生,痛恨這種循規蹈矩的教育教學模式。老師整天批判什麼程朱理學,說人家禁錮了中國人的思維。你就沒想想,這樣的教育教學模式我們的思維能不被禁錮。

當時記得很火的一本書叫發散思維,這才是一本誤人子弟的書。說發散思維其實就是說這道題有幾種解法。老師還是讓大家記住某種解題模式,出發點是好的,可惜曲解了發散思維的意思。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中國的教育大部分是在教育錯誤的知識。比如說中國的政治,最初在學貨幣這一章的時候,我就搞不懂。說貨幣是具備價值的一般等價物。我就一直在想這狗屁紙幣是什麼?他有什麼價值呢?

馬克思的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觀點我就一直想不通,可是老師說試題的答案就是這個你必須這樣寫。這是在讓我們思考嗎?如果這個觀點是對的,供需關係呢?金融市場的炒作呢?這些從來都沒有出現在教科書中。在教科書中,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簡單的,簡單到都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我記得我的高中數學老師說過一句話,我很認同,雖然我不喜歡他這個人。他說中國的教育就是一個不斷地推到重建的過程。你小學的時候學的內容到初中因為知識麵更廣了就需要推到重建,很多原則性問題都要出現更改,高中大學都是一個不斷地修正的過程。所以我認為與其說中國的教育是中國特色的教育模式,還不如說中國修正主義教育模式。

黑色了六月即將過去,卻在這一刻迎來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愛情,當然希望這段問題更精彩一些,就分成兩個人的主線來寫。還有那個女豬腳也該出場了,她叫李紫倩。

人生總是在最黑暗的時候給你一絲曙光,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我的春天就要來了,告別這個難熬的六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