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向後看了一眼,隻見到階梯口有密密麻麻的毒蟲正拚命向一個地方擁擠。
這些毒蟲的體積都很大,最大足有碗口般大小,可能活了無數歲月了。
蟲類動物是世界上種類最多,殺傷力也最強的動物,任憑你身骨如同鋼鐵般堅硬,都逃不過蟲類分解。上次沙重八和文老三在陝西盜墓的時候,就親眼見到過無數螞蟻把墳墓內的骨頭啃個精光!
如此之多的毒蟲,如果每隻在兩人身上招呼那麼幾下,估計兩人就連渣都不剩了。
以前聽到的聲音如同指甲摳鐵板,那麼現在就是一群人用指甲瘋狂摳鐵板,陣陣惡心的聲音傳來,兩人聽的頭皮發麻,急忙轉身,快步向下走去。
階梯內沒有任何動物,也沒有聲音,兩人玩命向下跑,那空洞的腳步聲就像是心跳聲,聽的兩人自我感到害怕。但沒有走多遠,兩人就停止前進,因為在不遠處,又看見了一具屍體。
這是一具幹屍!
這具屍體的死狀極其慘烈,眼睛被什麼東西吃了,耳朵也不翼而飛,長大嘴巴,衣服也被撕爛。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文老三渾身一震,他扭頭向後對沙重八說:“看來,這條道路不斷有人試著去走啊,都死了這麼多人,還有人不斷進去。這到底是什麼通道?吸引這麼多人進來,死也不怕?”
“從剛才的壁畫可以看出,這裏是三苗文化的縮影,據說,從前,唐堯把天下禪讓給虞舜,三苗的首領對此非議。帝堯殺他,族人反叛,乘船漂流到南海,建立了三苗國。”
“《山海經》曾經記述過三苗國,而《山海經》裏麵,也有一個三苗國——不過,這個三苗國,可和堯舜時代的三苗國不是一個概念。《山海經》記載,海外有個三珠樹,在厭火國北方,這棵樹樣子類似彗星(在先民眼裏這是不吉利的形象),不過,這棵樹有一點是讓人十分喜愛的,那就是,這棵樹的葉子,其實不是葉子,而是珍珠。”
“《山海經》裏麵的海外三苗國,又叫三毛國,這個國家距離三珠樹很近,這個國家的百姓,走路的樣子,是一個跟一個走,看起來就像一大群連體嬰兒,很奇妙——不過,估計這是小國寡民,人不會太多,畢竟太多人的話,怎麼做到一個跟一個走啊。”
“但確切的說法是有依據的。”
“《山海經》記述,三苗國位於赤水的東麵,那裏的人都一個跟著一個,亦步亦趨的行走。傳說堯禪讓給舜時,三苗首領不同意,聯合丹朱反叛,後來失敗,三苗首領被殺死,丹朱也自投南海而死,首領死後,三苗部落內部發生叛亂,一部分部落成員遷至南海,建立了三苗國。三苗國也是巫術之鄉,有著極高的宗教信仰,天生能預知生死,占卜吉凶,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強大的感知能力。三苗國又稱三毛國。”
“但三苗國的好景不長。”
“三苗,與歡兜、共工、鯀合稱為“四罪”。中國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遊以南一帶。梁啟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係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當禹的夏部落聯盟跨入奴隸社會時﹐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開始有了階級分化。有的文獻記載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發明了刑罰。三苗有“髽首”的習俗﹐即把麻和頭發合編成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