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速度加快,將不定時爆發)
沙重八對於石朝海手中的這張地圖極為費解,從石朝海的話中得知,他本人是沒有到過天神山這邊,由此這張地圖是不可能自己畫出來的。
既然不是自己畫,又是現代繪圖工藝,由此可見,至少在這幾十年內,有人到過天神山這裏,並且成功找到了南詔國遺跡。
被沙重八這麼一問,石朝海似乎提起了興趣,全然不顧此刻是置身於無數巨頭蟻之中。
石朝海說的頭頭是道,繪聲繪色:“這張地圖,是李嫻孫女從歐洲拍賣下來的,據說是一位探險家,在二十世紀初期來到天神山腹地,遇到南詔國遺跡,然後畫出來的。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這個探險家在天神山內,就已經瘋了,當時人們發現他的時候,是在下方公路上。但是從作畫的水準來看,雖說比較業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繪製地圖的時候,還沒有瘋掉,這一點大可放心。”
“這麼說來,南詔國遺跡,已經沒有多少文物需要去保護了?”沙重八眉頭一皺。
害得自己還為了救石朝海,好去那傳說中的南詔國遺跡看看,有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得撈一把。
現在聽到有人居然在幾十年前就光顧那裏了,按照探險家們的習慣,凡是遇到值錢的東西,或者有價值的東西,能夠拿走的,絕不會留下。
這一趟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石朝海搖搖頭說:“不敢保證還留下什麼,但哪怕是一片瓦,一塊磚,都是珍貴的文物啊。”
文老三在前方聽到兩人談話,頓時火冒三丈:“你們兩個有完沒完,都這個時候了,還討論這種學術性的東西,先解決地上的螞蟻再說。”
“文老三小兄弟,剛才李嫻說的很對,這些巨頭蟻雖說啃活物,但對火還是很害怕的,咱們手中有火把,隻要保持不熄滅,就可以開出一條路來,你好生開路,不要分心就好。”石朝海推了推眼鏡,認真說道。
沙重八算是看出來了,這老學究,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這麼認真嚴謹。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但是有時候行萬裏路,也不見得讀萬卷書好使。
別看石朝海是老學究,渾身都是一副農民學者,但對於各種東西,還是了然於胸的。
雖說平時沒有這方麵的實踐,但從研究中得出的結論,還是很有科學性的。
他說這些巨頭蟻怕火,果然,文老三手中的幾根火把集中起來,燃燒出熊熊烈火,驚退了四周準備圍攻而來的巨頭蟻。
七人小心翼翼握著火把,走了將近半個小時,忽然見到前方有一條河溝。
隻不過現在是冬季,哪怕剛剛還下過大暴雨,但這條小何水流量還是十分的小,幾乎就要幹枯了。
見到前方的河溝,石朝海鬆了一口氣,他招呼大家先休息。
石朝海告訴其餘人,說這裏脫離了巨頭蟻的範圍,巨頭蟻什麼都不怕,就怕水和火。
這裏有水溝,說明巨頭蟻不會再來了。
這有驚無險的一遭,雖說隻有近四十分鍾,但七人都處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
此刻七人累的不行,直接坐在地上,大口喝著河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