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一百二十毫米四十倍口徑高平兩用艦炮是專門研發的外,其他防空武器其實都是從老武器裏改裝而來的。
比如作為艦隊防空、要地防空主力防空炮使用的的四十毫米防空炮,這玩意以前其實就是四十毫米速射炮,隻不過後來有了防空需求,直接改裝為可以對空射擊而已,以前用起來性能也夠了,但是隨著飛機的性能越來越先進,這款防空炮已經是無法滿足防空需求了。
隻不過大恒帝國的防空壓力不大,所以也就繼續用著!
而巴裏港空襲戰役,獲得巨大戰果的同時,海軍那邊卻是默默的開始招標新一代的中小口徑防空炮。
大口徑防空炮,大恒帝國海軍有一百二十號毫米四十倍口徑高平兩用炮,再往下的話,七十五毫米防空炮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是直接采用大量四十毫米和二十毫米防空炮的。
現在海軍就準備升級四十毫米和二十毫米防空炮,免的那一天克魯爾人也弄出一堆全金屬飛機來,然後襲擊他們的艦隊。
巴裏港戰役,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動了兩國的和談進程,不過也隻是起到了其中一部分的作用而已。
大恒帝國的以戰促和是多管齊下的,除了襲擊巴裏港外,帝國海軍的艦載機部隊,又襲擊了布德爾港以及其他眾多港口,摧毀了大量的戰艦以及其他高價值目標。
同時陸軍航空隊進一步加大了對王國島的戰略轟炸,頻繁組織千機規模的超大轟炸不說,還投入了一種新式的飛機進行轟炸,這種飛機其實是之前京州飛機公司落選的戰鬥機型號,京州飛機公司那些人在戰鬥機選型失敗後,一邊設立新飛機,另外一邊則是對落選的方案進行改變,改進的目標是增加對地打擊能力,低空作戰能力,看看能不能獲得陸軍的訂單。
還別說,陸軍對這種飛機還挺感興趣的。
陸軍現在裝備的飛機不少,戰鬥機有,轟炸機也有,甚至還有單發俯衝轟炸機,但是轟炸機就是轟炸機,戰鬥機就是戰鬥機,兩者界限分明。
而京州飛機公司提出來所謂的戰鬥轟炸機概念,說是讓戰鬥機具備一定的轟炸能力,帶上炸彈可以轟炸,扔掉炸彈可以空戰。
陸軍那邊采購了百來架投入王國島戰場後,發現效果出奇的好。
都不用什麼大編隊出擊,直接小編隊出擊,然後低空隱蔽進入,發現高價值目標就投彈,投彈之後,再用機槍進行掃射,或者遊獵。
如果遇到敵人戰鬥機攔截,直接扔掉炸彈後,空戰性能也是很不錯,並且低空性能相當出色。
因為表現出色,陸軍又加大了對這種機型的采購,進一步豐富了陸軍航空隊對王國島的轟炸手段。
在頻繁的轟炸中,克魯爾王國方麵也是逐漸承受不住了。
而大恒帝國那邊,也知道如果不放鬆條件,想要結束這一場戰爭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呢,這不結束戰爭,每一天都是花錢如流水啊。
現在大恒帝國那邊,已經是感受到了財政上的龐大壓力。
更何況,持續的戰略轟炸,飛行員的損失其實也不小,這飛機被擊落後,飛行員僥幸不死,那麼大概率是要當戰俘的……
當雙方都有了談判的實際誠意後,那麼談判的進度也就快了起來。
乾聖二十九年三月,大恒帝國和克魯爾王國,終於就停戰談判達成了初步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