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要做大官(2 / 2)

所以這文昌帝君在天界的排位隻在玉皇大帝之下,據林流所知如今仲國各地都建有文昌宮、文昌閣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縣七曲山的文昌宮規模最大。一些鄉間書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幾百年間雖時有興廢,但因文章司命,貴賤所係,所以一直奉祀不衰。而且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各地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

這文昌帝君絕對不是那不敢露麵的警幻仙姑,和行事遮遮掩掩的一僧一道能比的。

隻要扒上了文昌帝君,警幻仙姑等人就不足為患了。

不過文昌帝君是真正的神仙,不是那些魑魅魍魎,林流一介凡人又如何能巴結上了?

有辦法!

努力科考,拚命做大官,然後用手上的勢力大力發展文昌帝君的信仰,讓文昌帝君的香火不斷。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神仙也不能例外,吃多了林流的香火,這文昌帝君總得護著林流一二吧!

即便是這文昌帝君不靠譜,林流官做大了也有好處,惹毛了林流完全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勢把那一僧一道抓起來哢嚓掉,神通再厲害也抵不過火槍,仙人也是人。雖然那後果可能林流沒法承受,不過這都是壓箱底的招數了,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林流也不會用。

總而言之,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小命還是前程,這做官是必須的,而且林流還得努力的做大官。

這做官的第一步也是說法的,有科舉出身的,有蒙祖先恩德的,有花銀子捐官的,有直接報名參軍的。

林流知道隻要本事強,走哪一種路都能走出來,清朝雍正年間的三個模範總督田文鏡、李衛、鄂爾泰官場第一步全是走的後門,根本就不是正常出身。

但林流心裏也清楚,別說他知道嫡兄林如海是科舉出身而且還是探花,就算是不知道,在林如海不紈絝的情況下,林家的資源人脈關係等絕大部分也肯定會供給嫡子的林如海,而不是他這個庶子,而林家又是文臣,他想要上進想要做大官隻能自己從科舉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對此林流並不反感,他不是小孩子有著成年人的思想,也曾經在社會上混過好幾年,他深知人脈的重要性。在林家前期不會給他提供多少助力的情況下,科舉就是一個能夠讓林流迅速積累一大片人脈的地方,在古代這個社會同年可不是說著好玩的,那是有形成一個大勢力的潛力。

合上《明史》,林流端起茶碗來喝了幾口茶,神情輕鬆了不少,蓋因……他不用在偷偷摸摸的惡補曆史常識了。

至於仲國開國至今的這幾十年的事情,書本上自然沒有,不過林流覺得這事問別人也問不到,隻能等著日後問林老爹了,好在他如今隻有四歲,有些差錯也不會讓人懷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