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爺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得看林驍四人的本事和運氣。
不過趕在這中間,林家還有件大事。
那就是也不知道是林老爺官做的好了,還是因為皇上缺心腹,亦或者是甄大人給林老爺說了好話,總之在還沒滿三年期的時候,都中來了吏部的調令林老爺升官了,成為正五品的郎中,不但如此還從浙江清吏司這個油水頗多的部門,調到了江南清吏司這個油水更多的部門。
因為六部官製,郎中上麵就隻有侍郎和尚書了,而侍郎和尚書都是呆在都中不會到地方的,因此到了江南清吏司林老爺依然是老大。
這點很關鍵!
江南清吏司聽這名就知道是掌核江南錢糧收支數目,同時還兼管各省平餘銀兩,兼管江寧織造、姑蘇織造之奏銷。
仲朝的江南指的是蘇州郡(今江蘇省)、揚州郡(今浙江省)、徐州郡(今安徽省),也就是說江南各處錢糧收支和三大織造的奏銷倒數第二道審批權就在江南清吏司手裏。
不過了要重點說明的是這個“平餘”,這玩意就是各地在征收賦稅中以加派、加征的份額的銀子,然後戶部與地方各得一半。
往小了說這“平餘”是戶部和地方官員光明正大剝削老百姓的辦法,往大了說這“平餘”就是往死裏逼迫老百姓不得不農民起義的罪魁禍首,畢竟紈絝子弟什麼的能禍害的也就那麼幾十家人,這還是往多的說,可“平餘”卻能禍害到全國上上下下所有的老百姓。
還不明白的話,這詞有個更形象的解釋就是——加稅加賦!
林流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些不敢相信,肥缺耶,這樣的官職那可都是八方都盯著的,一般而言在最後塵埃落定之前都是要八方爭搶一番,而且林老爺本身現在任得就是肥缺,林流還以為林老爺會幹個兩三任再升官了,畢竟林老爺現在也才三十有六,在官場上還算青年朝氣蓬勃的那一種,沒想到林老爺簡直就像是開了掛一樣,直接跑到了另外一個更肥缺的地方任職。
經過惡補,林流現在算是知道了這戶部官員呀,不管大小那都是肥缺。或者說隻要你有本事,不管當什麼官都能撈到灰色收入,哪怕是在翰林院這種人人都以為清貧的地方。像賈政這樣沒有能力的男人,就算給他一個肥缺他也隻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給他膽子和機會他都隻能幹瞪眼。
林老爺當戶部員外郎這兩年撈了多少銀子和東西,林流不知道,他看不到林家的賬本,不過瞧著林老爺這兩年除了初來駕到的時候被人當成了新萌給了下馬威外,其他時候都挺悠閑的心情也不錯,經常舉行什麼宴會或者是外出踏青訪友,想必收獲頗豐,當然了林老爺的本職工作還是完成的不錯,不然也不會升官。
“這調令是不是來的早了些?”林太太在高興之後,又忍不住皺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