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事成雙,這邊林如海高中縣案首成為秀才的喜氣還沒有過了,那邊林老爺就接到了從都中加急傳過來的消息。
中了,都中了!
林驍四人都中了,其中還是以年紀最大的林驍名次最高,不是會元,而是第六名,其他人也不差,都在中等以上,隻要殿試能沉穩發揮,應該不會淪落到三甲同進士裏去,雖然同進士也是進士,可到底還是差了那麼一些,不然也不會有人稱同進士是“如夫人”了。
現在唯一的疑惑就是不知道林驍能不能在殿試的時候衝到一甲裏麵去,因為前十名都是能將自己的卷子呈給皇上看的,因此也有過會試第十幾名,最後高中狀元的例子,所以說中了會元其實並不保險,隻要在會試前二十名的人,其實都有對狀元發起衝擊的可能。
這消息自然讓林老爺很高興,可隨之而來又有幾分擔憂。
槍打出頭鳥呀!
想想看別人一門兩進士三進士,就能吹噓個幾百年,林家這裏立馬要出四個進士了,這……說實在的有點拉人仇恨呀!
再者,雖然仲朝因為開國皇帝仲/太/祖和之後仲/太/宗的原因,暫時這朝堂上還是文武並駕齊驅,可誰都知道如今天下穩定了那麼多年,武將已經不吃香了,很多武將家都開始轉型,所以翰林院依然保持著他那“高人一等”的地位。
林老爺對林驍四人的學問不懷疑,而且他又有人脈在,加上今年又是一個好時機,考入翰林院當庶吉士並不是什麼難事,可問題是要是四個人都考上了那可就……可要是直接說對他們說這事,難免不會有人心裏起什麼疙瘩。
想了想林老爺覺得不管這事,就說自己使不上力,讓他們憑硬本事考好了。這樣一來,即便是四人都考上了庶吉士,八成最後錄取的也最多兩個人。
庶吉士並不是官員,而且庶吉士在三年後還得重新考一次,沒考上會被分配出去,至於做什麼就要靠自己的人脈關係家世背景了,去六部或者是地方做小官也不一定,當然一步登天去大官也說不好,全靠自家本事。至於考上了的,會成為正式的翰林院検討從七品的官,官職不大可勝在能和內閣的大學士們打上招呼,要是被某個內閣大學士看好了,那官路走起來就容易多了。
至於庶吉士的錄取人數,這個說不好,全看皇上和掌院學士的心情,一個人都沒有錄取的有過,錄取一百多個人也有過。當然錄取一百多個人一般隻會出現在新帝登基的那一年,因為朝廷上洗清了反叛的勢力官員不夠因此會多招庶吉士,一般而言和平時代都在十幾個到二十幾個,數量不定。
這也是為什麼林流之前會說,隻有不會當官的人,沒有不好的官,哪怕就是在翰林院也能找到撈油水的地方。這庶吉士的事,可不就是撈油水的事嘛,隻要那人有真才實幹,稍微放鬆一兩個名額,誰也不會奇怪也不會多想,因為曆來庶吉士就沒有定數,全看上位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