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公主薨(四)(1 / 2)

沒過多久人就被叫了過來,人數還不少。

齊忠王自然是不會親口一一詢問這些人的,給秦流給林家一個麵子,齊忠王可以對林流交談,可對於林家下人,齊忠王那是不會做如此掉價的事情,問話的是和齊忠王一同來的宗人府的小官,在宗室也是小蝦米的人物。

雖然問話的不是齊忠王,可齊忠王對於這事還是很上心的,表麵上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可實際上卻在很仔細的觀察下麵人的神色,還真被他看出了一個來。

林流察覺到有些不對,順著齊忠王的目光看去,一眼就看見了稍微顯得有些不安的慶舒。

“怎麼了?”林流沉著臉問道,心情有些不怎麼好,畢竟慶舒可是他的貼身小廝。

慶舒小心翼翼的看了林流一眼,有些猶豫的開口道:“小的察覺到一點,也不知道當不當說。”

“你且說來聽聽。”齊忠王說道。

慶舒看了林流一眼,見他沒有反對的意思才開口說道:“昨天是小的陪同在二爺馬車旁邊的,那人衝撞馬車的時候小的和其他人一樣都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因為小的就在馬車旁邊,因此那人衝撞過來後幾乎是擦著小的飛奔而過,在他從小的旁邊飛奔而過的時候,小的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梅花香。”

之前慶舒說的都是廢話,並沒有引起人注意,但最後一句卻是重點,不但林流坐直的身子,就連齊忠王也正眼打量著慶舒,似乎是在權衡慶舒說話的真實性。

慶舒點點頭“小的當時雖然聞到了,可當時心裏擔憂著二爺,所以並沒有多想,後來仔細想想覺得倒是有些奇怪,隻是小的當時沒有反應過來,現在也不敢確定此事,不過小的敢肯定,那人身上即便不是梅花的香味,也絕對不是檀香。”

這話要是對那些不信佛或者是對佛教不了解的人而言,完全是對牛彈琴,聽聽也就拋到腦後了,但林流和齊忠王卻不一樣,兩人對佛家的一些情況都是很了解的。

佛教和道教是不一樣的,道教雖然現在正統是全真道和正一道,一個是在北宋一個是在元朝所成立的,但事實上找在先秦上古時代,就有神仙方士出現,比如騙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徐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個時候的道教更多是神仙方士單打獨鬥,像太平道、五鬥米道、正一道都是少數個別,而且在元朝之前混得都不咋的,不是反賊就是被朝廷打壓的對象。雖然曆朝曆代皇上身邊都有道士,這些道士都能享受榮華富貴,可事實上總體而言絕大多數的道士都是清貧吃土的,所以道教和佛教有些習慣是不一樣的。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是當時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稍微了解印度曆史的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因為有恒河的存在隨便撒點種子都能養活兩三千萬人要是細細耕種七八千萬人不成問題,所以釋迦牟尼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有暖、涼、雨三時宮殿輪換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