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但又有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很多事情隻要不鬧大,鬧得沸沸揚揚的,對於某些人而言那就很容易解決,從古至今皆是如此。相反,事情鬧大了,將所有的東西都擺在陽光下,反而沒有那麼好解決,即便是最後如願以償,也還是會讓人議論紛紛。
都說三省六部中最肮髒的是戶部,事實上哪怕就是一向讓人覺得清廉養老的禮部也有空子鑽,就更不要說刑部這種掌握實權的部門了。
壓下官司什麼的都是小事,隻要膽子大,替換死囚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於錦修打死人的事,被捅到了皇上麵前,顯然是有預謀的。
因為左都禦史於大人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聞言直接愣住了。
就這麼一點腦子卡殼的時間,反而是給了某些早有準備的人時間,啟奏這事的是刑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倒是和於家沒仇沒怨,可問題是外麵這事都鬧得沸沸揚揚了,於家還一點動作都沒有。因此刑部很敏感的發現這事肯定有貓膩,不敢在耽誤下去到時候引火燒身,便直接參奏了出來。
很多人都覺得在朝堂上篩子最多的部門不是戶部就是吏部,戶部不用多說油水都自然能讓人抓住的把柄也多,而吏部了,掌握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這可是能把控住很多官員升遷的命脈。
然而事實上,隻是一般聰明的人才會選擇在這兩部安插人,原因很簡單,盯著這兩部的人太多,根本就沒法讓人獨吞,皇上也不會眼睜睜看著你獨吞的。特頂聰明的人都會安插人手在刑部和順天府,一個家族的興衰不是看你上限能有多強,而是看你一家下限能達到什麼高度。
一般,隻要不是皇上鐵心想要弄死你的那種,要是發生了什麼對自家不利的事情,最容易露出消息的就是這兩個部門。能快速的得到消息,就有做準備做鹹魚翻身的時間。刑部和應天府的人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一方麵這也是賣別人一個好,一方麵也是給自己留有一定的餘地。所以刑部和應天府的案件處理起來都非常慢,有三成都是這樣的原因。
於家的祖宅不在都中,事實上很多朝臣都祖宅都不在都中,誰讓之前建奴大開殺戒,把北方很多人都殺光了,現在說自己是都中人的多半都是功勳之家。
雖然於家祖宅不在都中不是本地,可於老爺都坐上左都禦史的位子了,而且看著還有進一步進內閣的可能,在都中多少也算一個腕了。於老爺能坐上左都禦史的位子,雖然之前有感覺李張兩家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但也能看得出來他並不是一個傻子,皇上可以開恩可以做金手指,也可以空降重臣,但是官場有官場的潛規則,不是皇上一句話就能混得開的,尤其是做老大的,曆史上被人當做傀儡的也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