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利益分配(1 / 2)

雖然君士坦丁十一世十分渴望在哈德良堡開一場盛大的宴會,但眼下,哈德良堡還處於亟待重建的廢墟階段,慶祝活動,也隻能又一次放在了君士坦丁堡。

與上一次圍繞希臘地區的勝利截然不同。這次巴爾幹之戰,無論規模、損耗還是收獲都是之前的數倍,而由於這場戰爭是因為穆罕默德二世的狼狽出逃而告終,因此在談判桌上,對於巴爾幹半島的領土,奧斯曼人基本沒有再染指的可能。

但最麻煩的問題,還是出在塞爾維亞身上。布蘭科維奇被俘,對塞爾維亞完成全境征服,這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的額外戰果。本身,布蘭科維奇傾向奧斯曼的統治方式已經使塞爾維亞民怨載道,此時,他又在大戰之中站在奧斯曼人一方使得舉國淪喪,可以,布蘭科維奇已經不配再領導塞爾維亞,就算將他放回斯梅代雷沃,他恐怕很快也會被當地貴族和民眾推翻。這就給了三國聯軍瓜分塞爾維亞的理由。

“以拉什卡為界限,塞爾維亞向阿爾巴尼亞割讓澤塔地區,讓阿爾巴尼亞徹底控製奧特朗托海峽。向羅馬帝國割讓科索沃以及尼什亞地區,緩和帝國在征服中,東巴爾幹半島形成的冗長的邊境線。對,沒錯,連帶科索沃的金礦,將由三國共同開采。而匈牙利,則獲得剩餘包括斯梅代雷沃在內的塞爾維亞全部領土,為了保證整編國土的和平進行,限塞爾維亞三個月之內解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武裝。”老阿格裏帕在位置上一字一句地將瓜分塞爾維亞的詔書念了出來。如此光明正大,如此底氣十足。

而傑爾季與匈雅提,則不約而同地向聖座上的君士坦丁十一世舉起酒杯,表示支持。

阿爾巴尼亞目前作為類似於仆從國的存在,能過得額外的土地和收入,甚至能控製海峽一岸,這比起戰爭時那微的損失,可以是大賺特賺。

匈牙利本身鏟除了長期存在邊境矛盾的敵對國,又保證了主要經濟產區的安全,也可以收獲頗豐。

唯有同樣被邀請赴宴的布蘭科維奇,茫然地看著桌上的珍饈:“你們這麼為自己攫取利益,那塞爾維亞還剩下什麼?!你們是想徹底將塞爾維亞從曆史上抹除嗎?”

“不,我們隻是抹除了一個異教徒的爪牙。醜陋的老國王。”傑爾季諷刺道,“你們也配稱為公教國家,也配在教廷中立足?我都替羅馬教皇丟人呐!事關基督世界生死的一場十字軍,你居然站在了異教徒一方,還敢在這兒大言不慚地為塞爾維亞謀取一切存果?”

“你!”

“你也別太激動,布蘭科維奇先生。你以為你憑什麼還能坐在這兒喝酒?”匈雅提也頗為不屑道,“如果現在把你送回塞爾維亞,恐怕還沒到斯梅代雷沃,你就應該已經被國內的貴族給刺殺身亡了吧?帶頭襲擊十字軍還過得慘敗,你無能,都像是在稱讚你。”

完全瓜分掉塞爾維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和帝國的邊境也就完全接壤。作為目前東歐最強大的同盟集合體之一,隻要不產生劇烈的衝突,三國聯軍完全可以抵禦目前所能到來的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