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落水(1 / 3)

花好月圓水銀鏡的碎片被兩個丫鬟細細撿起,擱在一小添漆盤內拿了下去。這個過程,謝三奶奶的麵上雖是帶著笑,但莫璃卻注意到她那雙手交握了兩次才放下。再看主座那邊,謝老太太麵上倒沒絲毫不快之色,而且還不時跟姬太妃低語幾句。莫璃收回目光的時候,注意到姬太妃似乎往她這看了一眼,隻是很快就移開了目光。

待地上的碎片都清理幹淨後,謝三才重新站起身,從身邊的丫鬟手裏接過一個長匣子,輕輕打開後,將裏麵一支碧葉托花攢珠的簪子拿出來,笑著道:“這是我還在閨中時戴過的小玩意,不算多精貴,隻是因是出自珍寶樓源師父之手,所以倒有幾分收藏的價值,今兒我就將此一物拿出來,算是給姑娘們助個興,一會誰若能拔得頭籌,此簪就贈與誰。至於姬夫人的額外之賞,到時再由姬夫人親自送出,總歸不會令姑娘們失望的。”

珍寶樓的源師傅五年前就已過世,此人稱得上是民間的一代大師了,但凡是由他打造的東西,如今在市上至少都翻了三倍的價。這一支簪子雖簡單,用料也不算頂級,應該隻是隨手之作,但極精致程度卻是還是讓人歎服。在座的姑娘輪流看過後,麵上皆露出幾分動容,且不說這簪子價值幾何,單是今日這份麵子,就足以讓人動心了。

莫璃將簪子拿起來細看了兩眼後,就輕輕放了回去,她對這簪子沒多大興趣,隻對姬太妃一會會拿出什麼賞賜比較好奇。

姬姓是大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底蘊比謝家還要深厚,而姬氏一族的真正根基其實是在定州,永州不過是姬氏部分族人遷移到此發展起來罷了。天下桑蠶出姬氏,美人緞就是出自定州姬家能手,這天下怕是也隻有姬家的人能養得出異種蠶。當年韓四道就是想盡了法子,卻都敲不開姬氏大門,甚至連姬家養蠶人的一麵都難見到。對這種真正追溯起來,足以追上千年,如荒古龐然大物一樣的世家,莫說是當年的韓四道,就是鼎盛時期的莫家,也是入不了姬家的法眼。

今日若能讓姬太妃留下印象,以後或許會有莫大的幫助,此等機緣,她不能錯過!莫璃一麵沉思,一麵悄悄打量在座的姑娘,此刻大家都被那支簪子給勾起了興趣,個個麵上都露出幾分躍躍欲試的表情。

座上的姬太妃觀察了一會謝家的幾位姑娘,除了有兩位讓她覺得不錯外,別的都顯得有些沉不住了。除此,倒還有一位讓她覺得有些特別,姬太妃將目光落到莫璃身上,今日這十來位姑娘裏,單論相貌的話,那身著一襲藕色阮紗衫兒的莫璃可以說是豔冠群芳,隻是可惜不是謝家人。

姬太妃打量了一眼後,就轉頭問了謝老太太一句,然後又朝莫璃那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示意謝三奶奶可以開始了。

眼下隻剩下四樣東西,分別是玉盤,金壺,織金錦和團扇。四位丫鬟分別將四樣東西擱到鋪著雪白絨布的漆盤裏,一一端到各位姑娘麵前。

除去謝家姑娘外,餘下的也有不少是來自各大世家的千金,自有眼力不俗的。不多時,就有人道出玉盤的玉質,並結合雕工加以品評;接著也有人說出金壺的造價,同樣是說得頭頭是道;織金錦亦是被大家看好之物,團扇相對冷清一些,雖其扇柄用的是羊脂白玉,隻可惜太小,且那玉柄還是中空的,如此跟玉盤一比,就有些失色了。

就在大家差不多各有定論的時候,薛琳那邊,她自發現韓四道的身影後,就找了個借口甩掉謝府的丫鬟,然後沒入假山花架中,沿著彎彎曲曲的小道一路往那邊尋去。

花好月圓的機會已經被她錯失,而且不但出了醜,還得罪了人,眼下她心裏慌得不行,必須要找韓四道出個主意才行。隻是慌亂之中,薛琳卻沒想道,自出了玉闕亭周玲玲就盯上她了,剛剛她借口解手離開的時候,周玲玲也隨後悄悄跟在她後麵。

對謝府花園,周玲玲比薛琳熟悉得多,因此那一路她跟得很輕鬆。其實周玲玲是想私下教訓薛琳一番的,不然她心裏那股氣咽不下去,她還從不曾在外頭這般丟臉過,隻是卻不料這一路,她越是跟蹤,越是奇怪。隨後想了一想,就暫時不出聲,決定先看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