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江寧形勢(2 / 2)

設禦營司轄管諸軍,編禦營軍以為江寧禁衛,並在禦營司下設軍領司,以轄製諸軍的錢糧兵械的供應。

受江寧直接控製的主要戰力,除了新編的禦營軍之外,還有鄧愈所率的徽南軍以及陶春所率的長淮軍、孟義山所率的寧海軍、陳華文所率的海虞軍。

在嶽冷秋、陳西言等人的努力下,鄧愈、陶春、孟義山、陳華文等人都同意糧錢兵械由軍領司統一調撥,平江府、徽州府等地的錢糧稅賦也都由戶部統一支度,也接受新帝派出的內臣作為觀軍容使以行監軍之職。

實際上,也是鄧愈、陶春、孟義山、陳華文等人對所部的掌控力較弱,在當前形勢,一致擁護江寧的統治,更符合他們自身的利益。

但江寧想集權的請求,在淮東、贛州、江州、荊州、青州、濟南、河中、潭州等地,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抵製。派遣觀軍容使倒好說,來個把人,很容易架空,但是錢糧支度,地方藩帥,都希望能自征自用,至少也是維持現狀。

江寧那邊也曉得輕重緩急,將地方藩帥逼急了不會有好果子吃,但手裏能掌握的資源自然也就優先加強能直接受控製的軍隊。

江寧加強從寧國往徽南的通道,將奢家在浙西的兵力堵在獨鬆關、千秋關、昱嶺關之間,暫時難有作為,在南線除淮東、江西外,形成以董原、鄧愈、孟義山、陳華文四部共同抵禦奢家浙西兵馬的主力防線,兵馬總數陸續擴編到八萬眾。

鎮守江寧的禦營軍,兵馬總數也陸續擴編至六萬人。

在西線,以廬州守軍為核心,將上半年西調的部分浙北軍、長淮軍一部編入,共得廬州軍三萬人。

派使臣前往蘄春招安羅獻成,要羅獻成自削偽王之黎,許封襄陽侯、襄陽鎮守使,守襄陽,襄陽城及周圍十二縣糧賦歸其調用。羅獻成卻是漫天要價,要求封郡王、將整個故楚荊湖郡劃給他割據。一時間僵持著談不下去,但形勢也沒有繼續惡化。

在沒有看到浙閩兵馬有在西線突破的跡象之前,羅獻成也不敢輕率用兵。但從根本上,羅獻成不相信江寧的招安允諾。

除了南線,江寧在北線重點加強的就是陶春所率的長淮軍。

燕京、宣府、三河、津海相繼失陷後,燕胡在北地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基本停了下來。燕胡在晉南,麵對河中府的方向上,集結步騎三萬餘眾;在燕南,在麵對清河、平原及陽信的方向上,集結步騎六萬眾;更多的兵馬,都集結在燕京、薊州休整。

就這個勢態來看,燕胡似乎更在意要在黃河北岸形成一條穩定的防線,以便消化新占領的晉郡、燕冀等地。

江寧表麵上不會追究魯王密詔的罪責,但實際的後遺症對梁顧兩家還是很嚴重。

江寧首先命陶春率長淮軍從清河後撤到大梁(今開封),將登州鎮撤下來的五千甲卒,一並劃給長淮軍轄製。兩淮鹽銀分拔給長淮軍的一部分,從計劃每年二十萬兩銀提高到四十萬兩,陶春原先率領北上勤王的兵馬才兩萬餘人,在清河接編流亡以及登州鎮軍加入之後,兵馬迅速擴充到四萬。

江寧雖沒有在登州再設製置使,但使柳葉飛以左僉都禦史禦出知登州,兼督地方兵備事並節製登州鎮軍,又將萊州重新劃入登州府,在原登州水軍的基礎上,編水步軍一萬人。

實際上受江寧直接控製的兵馬總數到十月下旬,就陸續增加到二十二萬人。

但不受江寧直接控製的兵馬總數更為龐大。

淮東兵馬暫且不說,贛州、潭州、江州、荊州四製置使司,兵馬以荊州最多,高達四萬餘眾,總兵力人數達到十四萬人。

梁家以河中府、平原府、濟南府,聚集到近九萬兵馬。由於梁家涉入魯王密詔事,計劃撥給梁家的兩淮鹽銀給抹了一幹二淨。

柳葉飛去登州鎮,自然是要限製青州勢力再向東擴張,額外撥給青州軍的兩淮鹽銀也從之前計劃的四十萬兩驟然減至十五萬兩銀。

青州軍接管臨淄府東部地區,是梁家讓出來的,幾乎能搜刮挖走的,梁家一概沒有留下來。梁家還怕在臨淄府搜刮得太狠、激起民憤,走前將臨淄府的稅賦減免了兩年。

除了從兩淮鹽銀還能獲得十五萬兩銀的撥款外,顧家父子隻能截留青州的稅賦。

青州畢竟遠不如南方的魚米之鄉,所轄十一縣,甚至是淮安府、海陵府的總和,在籍田畝數也有八百萬畝之多,但旱田多、水田少,夏稅秋糧正賦定額加上丁稅也僅五十萬石,能支用來養軍,約二十萬石。

顧家及青州諸人與淮東撇清關係,從淮東錢莊撤出本金及錢息就有十七萬兩,陸陸總總的加起來,平時維持三萬兵馬的補給不成問題。

關鍵是要圍繞陽信修築防止東胡騎兵穿插滲透的防線,青州軍三萬兵馬兵甲裝配水淮僅比流民軍好一些,要在短時間裏大幅加強兵甲,僅手裏控製的這些錢糧,就很捉肘見襟了。

還幸虧在翻臉之前,淮東已經給青州送來十萬斤鐵料,不然先打造槍矛箭矢的鐵料,都要從地方搜刮才能湊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