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丹江對峙(3 / 3)

一旦丹江東岸的側翼完全暴露在淮東十萬精銳的兵鋒之下,漢水以南的燕胡西線主力,即使不能全殲,也頂多逃一兩萬人出去。

就是因為董原惡意縱敵,使陳芝虎部將高義於二十一日夜就率八千精銳步騎及時進入新野,遏製住在樊城的淮東軍先部一萬兵馬進一步往西、往北擴大戰果的可能;二十二日夜陳芝虎部將冷子霖就率舞陽兵馬經方城南下,進入南陽城;二十三日陳芝虎也率部越過泌陽,進入到伏牛山南麓地區;到二十五日,在方城、南陽、泌陽的敵軍屠岸所部,都悉數完成往西側以武關、淅川為內線的轉移過程,連合燕胡北撤兵馬,逾七萬兵馬團縮到伏牛山以南、丹江以西縱深不到一百五六十裏的區域裏——而在二十五日之前,柴山伏兵除了要守隨州城之外,還有近半兵馬不得不由劉振之、孫壯率領在龍嘴山、黑石溝以及平林埠一線圍殲敵潰!

即使以當時淮東軍在樊城、棗陽、平林埠及龍嘴山形成的防線相比,差不多縱深一百五六十裏的區域,兵力也不到四萬人,差敵軍近乎一半。

眼下淮東軍要在短時間裏撕破燕胡在丹江東翼的防線,除了兵力沒有絕對優勢之外,還需要克製丹江東翼的丘山地形障礙。

丹江東翼的丘山為伏牛山南麓餘脈,多為高程約三十到一百丈不等的丘崗。僅看高程,這些山遠談不多高險,根本不能跟丹江以西以及漢水南岸的荊山、仙室山等崇峻山係相比。

丹江東翼丘矮穀淺不假,但特殊的褶穀使得丹東以東的丘穀險峻滑溜,人畜難行。

早年民眾在丹江東岸居住,人丁繁衍,在丘穀之間也修出一條條通往外界的通道,但讚陽等地處於丹江東岸、漢水北岸,相比於漢水南岸及丹江西岸的沿河高山,地勢頗為,幾乎每有洪澇,都是往讚陽境內傾泄。

近十年來,南陽先後經曆匪禍、民亂、叛反及外寇入侵,人口在短短十年時間裏,受到兩次近乎滅絕性的損失,讚陽境內幾乎看不到還有當地民眾留存。無人修護堤壩,十年間讚陽縣境前後受到有三次大規模洪水的侵襲,即使丘穀之間前人所造有一些道路,也都毀於一盡了。

即使不談其他的,淮東軍主力在進入樊城一線後還要繼續西進,去威脅丹江的側翼,兵鋒直指到讚陽城壘之下,就憑這些糟糕的道路,就能拖住淮東軍好幾天!

在白河灘一役之後,樊城就不再受敵軍貼近的威脅,黃祖禹與唐希泰也一心想恢複從樊城直接西進、逼近丹江東岸的道路,但近十日來才向西延伸不到四十裏,離讚陽還有四十餘裏,離丹江東汊口的白陽關,更有八十裏地。

也難怪敵軍心思大定,隻要淮東水營戰船從下遊不能及時上來,他們在丹江東翼的防線看上去牢不可破,就能為南岸兵馬北撤再爭取出關鍵的十餘天時間。

就當前敵我雙方在樊城及讚陽、白陽關及新野等地的對峙勢態,非要有奇謀不能致勝;但在羅文虎加入軍情司知悉軍機之前,是完全想不到淮東軍不借渡船就能直接投射兵馬到南岸作戰的!

燕胡此時在南岸還有近九萬兵馬沒有撤到漢水北岸的白陽關、讚陽一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