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燕雲在白色空間裏所領悟中,如今可以提升戰力的一種方法。
燕雲知道自己得到了古象和天龍的本源力量,雖然這股力量非常少,但本源力量可以源源不斷的滋生壯大。
以燕雲目前的感悟,隻能夠發出這樣的一拳,但威力之大,還是讓他心驚。
龍象般若!
燕雲為自己這次的所得取了一個名字。以後這種力量,就稱作“龍象般若”。
龍象般若,細分為兩種力量,一種是古象之力,燕雲方才打出的一拳,就蘊含有一絲古象之力;另外一種是天龍之力,燕雲至今無法悟透,無法將那種力量發揮出來。
其實這兩種力量,燕雲都沒有太多的領悟,他在白色空間中是囫圇吞棗般,將一切先一股腦收下。
而今後,則是需要滿滿咀嚼吸收。
說的更簡單直白一點。“龍象般若”是燕雲這次奇遇之後,被動主動的學會的一種秘法。
秘法初見模型,但卻非常不完善。需要他慢慢的將其完善,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秘法初成,燕雲自身的境界,也相應的抵達秘法境巔峰。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便是蓄勢衝擊小玄關,爭取一步登天,踏入三罡境。
龍象般若,這是燕雲秘法境領悟的秘法,也是他將要長久修煉的一種秘法。
這個名稱的由來也有具體的原因。龍象二字,一是表達燕雲在心底對古象、天龍的尊敬,二是這種秘法修煉的就是兩種極致的力量,古象巨力、天龍神力。
般若,在佛教中,這是力量的象征。
四字一組,便稱之為“龍象般若”。
這種秘法與其他秘法有區別,它不像八方奔雷步、青鋒劍陣,“龍象般若”沒有具體的招式,修煉的是力量,催發這種力量,任何招式都可以。
雖然是力量,但與虛神力、法力又不相同。無論是虛神力還是法力,都是一種具體的力量。可“龍象般若”,卻是自道之本源中領悟出的一種力量。
與其說是力量,不如說是一種本源之道。這種道就叫做“龍象般若”,代表的是力量。
所以,燕雲的體內並沒有增長絲毫具體的力量,他今後戰鬥,還是用虛神力、法力,但是虛神力中灌注“龍象般若”,威力會成倍增長,就像方才那樣,一拳轟殺出去,直接在海麵上打出一條深深的溝壑。
燕雲的腦海裏,不知何時出現了兩幅圖案,一副是古象、一副是天龍。這兩種圖案體型不大,卻韻味十足,給人一種大氣磅礴、偉岸無邊的味道。
其中天龍圖案非常模糊,看不清楚,古象圖案稍微好一點,但也非常不清晰。
這是燕雲沒有徹底領悟的原因,隨著他對“龍象般若”的修煉日益精深,兩種圖案也會越加清晰。
觀其本質,兩幅圖案就是兩張“道圖”,而且在道圖中,也是最為博大精深的那一種,無論是那副圖案,假如融入一種兵器中,那件兵器就會瞬間變成道兵。
且不說燕雲能不能夠做到將“古象道圖”、“天龍道圖”融入兵器中,就算可以做到,他也不會如此做,因為這是他的秘法。
燕雲沒有急著離開,在深入地底河道之前,燕雲曾攝取到胡訟的一縷罡元力,他想要將這股罡元力熔煉為虛神力。
胡訟雖死,但他的罡元力中卻承載著他的意誌。
主人雖死,卻意誌不滅。
燕雲需要將罡元力中的意誌磨滅掉,以前有尼悉幫助,如今隻能靠自己,但燕雲並沒有束手無策。
尼悉雖不在,燕雲卻有“之”字經絡。神奇的“之”字經絡,想要磨滅這點意誌,應該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