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麥收時期,集體放假(下)(1 / 2)

終於,在吳老財的一聲令下,吳家山的麥收第一鐮揮了下去,割起了第一把麥子。

然後,各家各戶都開始了小麥的搶收。

麥子最好是在這晴朗的幾天裏全部收割完畢,因為按照每年的老黃曆來看,在麥收之後的幾天裏必定會下一場雨,若是耽擱了麥收而又被雨淋了的話,你就隻好等著來年餓死好了。

每家每戶都忙得團團轉,姥爺和姥姥卻似乎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

姥爺也是有幾個兄弟的,往常年在麥收的時候都會聯合到一起,用碌碡在某一家的地裏先碾出一大片空地來。這片空地要做得極為平整,要幹燥。為了做到這些,大人們首先會把這一片的麥子全部割掉,麥根也都挖出來燒掉,再用犁和耒耜之類的東西把翻出來的泥土夯平夯實,最後才用碌碡碾來碾去的,要是地麵太幹的話還要灑上些水。

總而言之,當地麵變的又光滑又平整,就跟現在家裏的地板磚差不多的時候,姥爺的大家族裏的年輕力壯的小青年大青年們開始了繁忙的麥收工作。

葉紅杏從來都不知道原來自己有那麼多的舅舅舅媽,男人們都揮舞著鐮刀,將小麥成片成片地割下來,堆成堆。女人們就用小麥的秸稈將這些割下來的麥子們捆成捆。再由專人牽著驢車馬車將這些成捆的小麥裝上,運到之前打好的麥場裏來。

姥爺和姥姥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就負責呆在家裏做飯——這也是姥爺家族商量的結果,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姥爺著實賺了不少銀子。

對此,姥爺極為無奈,經常會黑著臉跳腳罵:“娘的,賺多銀子都有錯?有我們杏兒的本事你們也賺這麼多銀子去!”雖然罵,可姥爺還是讓姥姥做出了許許多多好吃的來供族人享用。畢竟人家出的是力氣活,吃好點也是應該的。

收麥子是絕對的力氣活,未成年的豆芽仔是絕對沒有力氣扛起一大捆捆好的麥子的。俗話說:男的怕過麥,女的怕生孩。說的就是收麥子的累人。

老人和孩子是不必參與收麥子這種重體力勞動的,但他們卻還有別的活要幹,那就是拾麥穗。

鐮刀雖然鋒利,但總也有漏網之魚。這個時候老人和孩子這些力氣不大的人群就派上了用場。前麵,是身強力壯的男人和女人們在搶割小麥,身後,是花甲甚至是古稀老人以及垂髫幼童在彎腰拾穗,配以青黛色遠山和白煙嫋嫋的農舍……好一幅麥收美圖!

白天姥姥姥爺就領著葉紅杏拾麥穗,拾了一會,姥姥就趕緊回家準備飯菜,而姥爺有時候會帶著葉紅杏再拾一會或者是一同回家做飯。

小麥成捆成捆地被送到了打麥場裏。這堆是誰家的,這堆又是誰誰家的,一堆一垛的碼的整整齊齊的,卻又不致太高而倒塌下來,偏還有種特別的美感,農家人似乎天生就有這種藝術感覺。

一天,兩天,到第三天頭上,姥爺家族裏的麥子就都割完並全部運送到了麥場裏。

這個時候,葉紅杏又結識了許多的表姐表哥表弟表妹。雖說這些親戚當中並沒有在智商上麵讓葉紅杏有所忌憚和佩服的,但她同樣跟他們玩的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