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拜訪老者,搭建暖屋(下)(1 / 2)

成本果然很高!

不過那也隻是基於隻建造一間暖屋的前提下,而現在,葉紅杏所搭建的暖屋又何止一座?

隻是瞅瞅村西邊地裏那一間連一間的屋子就知道葉紅杏為了興起這暖屋經濟下了多大的決心,投入了多大的成本!

是,暖屋是需要很高的人力和物力,可若是大規模地建造和生產的話,供暖的成本和人力的成本平攤下來,所生產出來的蔬菜也隻會比平時的蔬菜貴上有限的一點點。總體來說,賺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隻是……

像以前的玩具作坊和最近的紅薯作坊一樣,葉紅杏的暖屋再一次遭遇到了模仿!

依舊是由吳老財挑頭,吳家山的村東村北村南都陸續地建造起了暖屋,結構一模一樣,甚至就連裏麵種植的東西都是完全的翻版!

還好,葉紅杏隻在自己家院子後邊那間暖屋裏放了幾棵香椿,而這,或許將會是她的蔬菜鋪施展絕地反擊的利器!

香椿,是這一片地域人人都愛吃的一種植物性食品,是在春天香椿樹剛剛發芽的時候采集嫩芽,經過簡單的鹽漬就可以食用,味道鮮美,風味獨特,又因為香椿極易種植且產量極高,深受廣大人民喜愛。

按照季節來說,香椿得到四月份才能采集,可葉紅杏的暖屋香椿卻打破了這一常規,剛剛進入三月份,她的蔬菜鋪裏就有香椿上架了。

每一小把隻賣三文錢!

按照最基本的價錢單位來算,三文錢也隻相當於現代的幾塊錢的樣子。價錢不貴東西又新鮮,這可把平時喜歡吃香椿的老百姓們給饞壞了。

於是乎,新上架的香椿被一掃而光,並且周圍許多村的蔬菜鋪的老板都在不住地詢問著還有沒有香椿。

現在,輪到葉紅杏苦惱了。她當初隻圖一時新鮮,移植的香椿才不過幾棵,而且還都是些半人高的小樹,頭茬的香椿芽產量又確實不太高,所以現在香椿芽一上架,貨立刻就賣空了,了解了這些情況後的葉紅杏頓時苦惱了起來。

苦惱歸苦惱,日子還得照過。葉紅杏一方麵加快讓人們移種野生香椿樹進暖屋,一邊開始對冬天開辦的一些項目進行掃尾工作。

首先就是黃韭和金針菇。黃韭隻有在冬天才適合培養,而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黃韭的保存就成了問題。而金針菇雖說一年四季都不太妨礙生長,可跟黃韭一樣,天氣暖和之後它的保存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在這個沒有冰箱沒有冷庫的古代,想要以冷藏的方式保存食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不過即使沒有冷庫,古代的智慧人民卻想出了另一種方法,那就是做罐頭。

人們用燒製出來的陶罐當作容器,再把需要存儲的東西放進去,高溫殺菌後再存放到低溫通風幹燥的地方保存,等到合適的時候再拿出來吃。

葉紅杏就是利用這個方法將金針菇們給儲存起來的。

除了黃韭和金針菇,葉紅杏的綠豆芽和黃豆芽倒是沒受什麼影響,這兩樣東西成本較低,營養又豐富,價錢還便宜,所以一直都很受老百姓們的歡迎。

將這一切都安排好之後,葉紅杏就又去上學去了。畢竟,她也不能總是請假。

這邊葉紅杏去上學,那邊吳老財的模仿又進行的如火如荼起來。搭建暖屋,請人燒火之類的,吳老財做的比葉紅杏還要輕車熟路,這些活他早些年就曾經幹過,為的是能在寒冷的冬天吃到夏天才會有的茄子冬瓜苦瓜芹菜之類的爽口菜。

暖屋有了,接下來就是銷路的問題了。這自然也難不倒吳老財,他憑著自己以前的人脈關係,將產出來的暖屋菜直接銷到了葉家鎮甚至是更遠的石家莊。

吳老財這還是跟自己的孫子問來的策略,即使是堅決要做大,那就要時刻走在葉紅杏的前麵,搶先一步把名頭打出去,打響名聲!至於吳家山這片小山村嘛,就暫時由著葉紅杏折騰,反正這麼一小塊地方他吳老財還不會看在眼裏。

隻是……關於葉紅杏姥爺家占地建屋這件事嘛,吳老財心裏就很是不舒服了。

倒不是葉紅杏建的暖屋占了吳老財家的地,村西的這片空地原本就是姥爺家族的產業,姥爺在建屋之前就用銀子疏通好了族裏的族長和長老們,吳老財就算是再不願意,也管不著別人家的事。

可他管不著卻並不代表他不能動歪腦袋。

你不是建屋嗎?我也建,而且還要建的比你的多!吳老財咬咬牙,從腰包裏掏出銀子,也占下了許多村外邊的野地,建起了暖屋。

他打算的很好,就是要從各個方麵打擊葉紅杏,你不是建暖屋種菜嗎?我也種,而且還要比你種的多,多得讓你賣都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