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計劃買地,拜訪掮客(1 / 3)

秋收,無論在哪個時代來說,都算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在這個農業最為重要的時代,代表著可以收到一年中大部分糧食的秋收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葉根來到葉紅杏麵前,先慈愛地摸了摸葉紅杏的頭,然後掀開籃子瞅了一眼,點點頭:“不錯。”隨手從裏麵拿出盛水的罐子來,仰頭喝了一口。

“都過來歇會來吧。”葉根回頭朝身後的地裏叫了一聲,隨後,葉老爺子戴著個草帽子趟了過來,吳桂芬頭上則包著一塊白色手巾,一邊伸手輕輕梳理著被玉米葉子刮亂了的頭發,一邊伸手接過了盛水的罐子。

“你妹子他們沒鬧吧?”即使是在外邊幹活,可吳桂芬的一顆心卻仍然係在家裏兩個孩子身上。

“沒鬧,我姐姐看著呢。”葉紅杏說著,扭頭看了葉老爺子一眼。

以葉老爺子如今的年紀,下地幹活已經幹不大動了,不過他一輩子辛苦慣了的,到了農忙的時候總是喜歡到地裏幫把手。歲月在他的額頭上刻下了無數的印記,而他大手上的老繭也昭顯著他曾經的辛勞。

“爹,爺,咱們要不就雇人幫著收糧食吧。”葉紅杏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這個念頭在她心裏存留了許久,在公交馬車係統試運營之後,這個念頭也就更加的強烈起來。

她現在手頭有錢了,她想讓家裏的生活因此而好起來。她不想再讓家人勞累,不想看到他們一天到晚的辛苦疲憊。

“就這麼幾畝地,雇什麼人啊!”葉老爺子不同意。

“是啊,杏兒,咱們家地不多,再說了,雇人那不得花錢啊?”吳桂芬蹲下身子,好讓自己的視線與葉紅杏的齊平:“咱們家雖說你賺了些錢,可還沒多到可以雇人的程度啊,咱們家又不是地主,地又少。”

吳桂芬的話一下子提醒了葉紅杏,是啊,家裏的地好少,就算是想要擴大魚塘,恐怕也得先找到合適的地方才行。

“正是因為少,今年才能雇人啊,娘,我手裏有錢,要不咱們還是雇人吧。”葉紅杏就拉了吳桂芬的手,桂芬娘的手僅僅是幹了這麼一會的活,手上就沾滿了綠色的東西,還有一些被玉米葉子割破的小傷口。

“還是別了。”吳桂芬的視線就又轉向了葉根,還有葉老爺子。

“杏兒,你家去吧,幫你姐姐看著孩子,中午把飯做稠點。”葉根悶聲悶氣地吩咐了一句,然後轉身又往地裏走了過去。

“回去吧,乖。”吳桂芬又揉了揉葉紅杏的頭,轉身跟在了葉根的後麵。

葉紅杏放下籃子裏的東西,提著隻空籃子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都在思考著田地的問題。在這個時代,有錢並不算什麼,士農工商,四個階層裏麵,最有錢的反而是地位最為低下的。

士,是地位最高的,有學問,可以為官,也是老百姓們最為尊敬和畏懼的階層。農,就是農民,之所以把農民的地位排在第二位,與這個時代糧食的產量普遍不高有著很大的關係,再加上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很重視農桑,所以農排在士後麵也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

工和商,工就是做工,各行各業的工匠手藝人都可以包羅在這個“工”階層裏。至於商,就是簡單意義上的商人了。在世人眼中,商人往往是與投機取巧、倒買倒賣聯係在一起的,所以地位也比較低下。

現在的葉紅杏就是處於農和商之間,她有賺錢的行業,也憑著這些作坊養活了不老少的工人,更讓閑暇時期的農人們獲得了平時他們想都不敢想的豐厚利潤回報。可是……

身為他們老板的葉紅杏的身份依舊尷尬,她隻是一個頂著農人戶口,卻沒有田地的商人。

“是時候買進一些土地了。”葉紅杏抬頭瞅瞅,離家還遠,心裏就又開始盤算著買地的事了。

土地的買賣,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存在著的,而且也相當的普遍。原因無它,在地廣人稀的古代,土地普遍被認為是一種私人商品,是可以隨著主人的意願隨意買賣的,就算是官府,也無權追究或是幹涉。

當然,官府在買賣土地的過程中,更多的還是充當一個證人的角色,隻有將土地買賣的地契合約拿到官府裏蓋上了大紅官印,這片土地的所有權轉讓才算是獲得了官府的承認,得到了合法的效益。

葉紅杏仔細盤算了一下自己手頭的現銀,除了中秋節賣泥鰍和每天從試運營的公交馬車中獲得的銀錢之外,她本身還有存銀大概七八兩的樣子,這樣一合計,也就是十兩左右。依照這個年代土地每畝大概四五兩上下的價錢來算,自己可以買進兩畝地了。

家裏一共也就六畝地的樣子,其中兩畝是葉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掙下的,剩下的四畝則是佃種的,是從本村最大的葉大地主家租種的,每年除了要交百分之六十的地租之外,還要向官府繳納大概十分之一的地稅和糧食稅,到手的糧食也僅僅是個聊勝於無的局麵。可就這,地主家每年要往外佃種的田地還是有著大把的人搶著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