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決口
楊星對這位胡司令直來直去的格很是欣賞,相比國內很多喜歡做事耍太極的官員,遇到問題隻會推卸給別人,甚至嘴上說得好聽,背地裏暗自搞鬼那一套,這位胡司令的態度顯然更能取得楊星的合作。胡振剛一上來就坦承對於擋住新一輪洪峰沒底,反而讓楊星感覺他實話實說不推卸責任,畢竟他的指揮部就在大堤之上,大堤真要有什麼問題第一個倒黴的就是胡司令他們。這時候國內對於防汛抗洪,主要還是依靠人力搞會戰。手頭的抗洪物質也是遠遠不足,遠沒有前世十幾年後國力充沛後,可以調動那麼多工程機械助陣有底氣。
雖然這時節中央電視上都說抗洪前線物質充足,抗洪人員士氣高昂,一定會遵照指示嚴防死守。但天災無情,大堤真要決了口,倒黴的可是九江沿岸上下幾百萬的民眾!胡司令既然不客氣風險很大,楊星也沒矯情,立即將他布置在九江附近的種種準備措施和盤托出,好讓指揮部的人員根據楊星提供的物質,擬定一個新計劃出來。
楊星這次放下一切直飛九江,主要是因為他通過回憶重生前的記憶,模糊記得98抗洪時,九江大堤是當時唯一沒有守住,而導致長江大堤決口的地方,當時作為特大洪災受難地,連國家最高領導都被驚動,『主席』、總理都親自到當地察看。但他現在完全記不起九江大堤決口的日子,隻是感覺就在這幾天。他不想被動等消息,幹脆直接到抗洪最前線來,看看憑借他的重生優勢,能否把這場大災的傷害降到最iǎ。
作為一名重生者,楊星雖然不敢妄言他能完全改變曆史進程,但利用優勢減iǎ災害對於廣大百姓的威脅,應該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借著模糊的記憶他和防汛總指揮部的人員圍著大堤的地圖商量了足足半天,還通知了附近中星集團和家族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讓他們放下手頭工作,全都趕來加入到協助九江抗洪的任務中來。
這時雙方的討論焦點轉到萬一最後所有措施失利,大堤還是決口後的最壞情況。這時補救措施就異常重要,為了能第一時間堵上決口,九江地方官員拍iong脯保證他們準備了足夠的沙袋和鋼筋籠子,到時一聲令下就能往決口裏扔進幾百個去,是堵上缺口的最好辦法。
胡振剛司令卻不滿足於此,他是工程兵出身,曾踏遍祖國南北的多條大江大河,在上麵搭過浮橋測過水文。他提醒在場的各人,長江水量很快,洪峰來時的水流衝擊力更是非常巨大。他印象中長江以前幾次發洪水時,一旦大堤決口,投進去重達幾噸的巨石和汽車,完全沒有作用轉眼就被衝不見了。現在長江形成的可是百年一遇特大洪峰,水流速度隻會加更驚人,他們剛才談的堵決口預防措施不一定管用。而一旦決口一開始沒堵住,那後麵奔湧的洪水居高臨下衝刷下,旁邊的大堤也不一定保得住,隻怕是場艱難地硬仗。
大家聽了都群策群力想辦法防止這種最壞情況發生,隻是一籌莫展。楊星突然靈機一動,望著大堤外渾濁江麵上的幾條航行的大船:“如果太輕的東西會被衝走,那就投重家夥進去堵,你們看用幾百上千噸重的大船堵決口行不行?”胡振剛他們眼前一亮,這倒是個主意!商量後覺得可行,楊星說幹就幹,立即拿出手機出來打給查國強。
因為上次查國強在南京出了事,因禍得福被京城的政治家族帶人上賠罪。江南各地的官員都知道了他的來曆不簡單,他主抓的星海商貿在這些地方的推廣活動也因此一路通暢,行政上阻力大為減少。因為知道江南各省正是這次洪災的主要前線,楊星知道他麵冷心熱,也有意讓他給江南各省官員留下好印象,就讓他全麵負責中星集團為防汛抗洪準備的物資和人員調度工作。查國強出身草莽,但很重江湖義氣,對這種救人抗洪的大善事是義不容辭。楊星一聲招呼,他就在江南各地為此奔bo了一兩個月沒有回家。這段時間他馬不停蹄的為九江抗洪籌備物質,楊星要征調大船首先就想到來找他。 重生之商海驚濤321
“五哥嗎?我是楊星,現在你趕快查一下,九江附近哪有大型船舶。哦!最好是駁船、挖沙船和運煤船這樣承重噸位大一些的船。能租就租,能買就買,組織人手立即給我辦!錢不是問題,現在是抗洪火燒眉了。找到一條給就運一條過來,事情緊急馬上就辦!”楊星幾乎是在電話裏扯著嗓子大喊。旁聽眾人都不由一呆,這年輕人可真財大氣粗,不問價錢到處搜羅船隻,真是為抗洪救災不餘遺力。胡司令站起來猛的給了楊星一個熊抱,拍打著差點喘不過氣來的楊星道:“好iǎ子,我果然沒看錯,不愧是幹大事的人,你這個朋友我ji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