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星塵通訊
伍海軍看到楊星並沒一口回絕,知道有連忙滔滔不絕的介紹起秦海軍的經曆來。這位最早就是以做電子代工起家的老板可算得上it行業裏異類,他曾經涉足電腦顯卡、主板、電腦音響等多個代工領域,都幹得有聲有最後全力打造的廉價電腦“深州”電腦,更是屢屢在國內的電腦銷售中充當了挑戰者的角不斷打破電腦市場心理價位,掀起了一波*降價狂得對手隻能跟著降價,最後讓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價位終於從高高在上的高消費產品,變成了走進尋常百姓家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楊星倒是沒想到他曾經有過做國產手機的想法意,想必此後幾年國產手機憑借貼牌模式生產低價手機一度占領了國內手機市場的大半壁江山,讓國產手機生產商自我膨脹,沒想到手機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大廠商手裏,結果被別人的反擊打的落uā流水一敗塗地,直到十年後才慢慢恢複過來。
估計就是這個原因讓他和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擦肩而過,但這位鬼才的本領已經通過伍海軍拿來的那款三向滑動手機上表lù無遺,連楊星看後都不由怦然心動,心想要能把這個人才納入旗下,對於正奮力同國外手機廠商競爭的星雲電子旗下的星塵通訊來說無異於如虎添翼。不過楊星通過和伍海軍的jiā談意識到這位商業高手是個心高氣傲之輩,不會那麼簡單服人,自己要折服他還需要拿出真實本領才行。
秦海軍提出的為星塵通訊提供手機貼牌生產實際上是當下許多有實力民營企業企圖進入利潤豐厚的手機產業裏的一種“曲線救國”方式,它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國內最初手機生產牌照采用的是準入製,這是國內為了保護民族工業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即隻有獲得工信部頒發手機生產牌照的企業才能允許在國內生產手機,外國手機企業進入國內市場除了繳納高額的進口關稅外,隻有和擁有手機牌照的企業合資才能在大陸生產手機。而其餘國內企業即使有手機生產實力,沒有手機牌照也無法進入手機業的。在未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的手機牌照前,他們隻能選擇獲得牌照的企業,以他們的品牌名義生產和銷售手機,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貼牌手機”。
本來作為支持民族工業的表示,手機牌照的頒發明顯傾向於國有電子大廠,當初楊星為了能讓星塵通訊獲得第一批頒發的手機牌照,可是拋出了自行研發的和***三種製式手機基帶芯片的巨大餌,並用沒有移動運營執照的中國電信一起遊說,才一舉拿下了同時生產三種製式無線通信設備的牌照。
現在國內手機市場上中國電信憑借***的低功率長待機和等同於市話的便宜話費的優勢,在ji烈競爭的無線通訊市場中已能同移動、聯通三分天下,而聯通公司也在星塵通訊能夠提供純國產cda製式通信網機的巨大下,麵對移動通信公司在g**移動網絡製式市場上氣勢洶洶的攻勢,毅然作出了放棄發展g**網絡建設,完全依靠cda網絡搭建自己移動通信網絡的決定,現在遍布全國的cda網絡已經初具規模,聯通又采用國外電信商采用的入網送定製手機省話費的模式和移動大打價格戰,爭鬥得不可開jiā,作為該活動中聯通推出的定製手機裏,星塵通訊的a係列、c係列、係列等手機幾乎壟斷了所有型號。
星塵通訊憑借在***和cda製式移動網絡設備上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幾乎獨家把持了這兩大無線運營商的無線設備和終端手機的供應,比前世提前幾年做到了占領國內手機市場近半的份額,這時候國內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除去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三星等這些外來和尚,國內最可能問鼎手機生產霸主的隻有星塵通訊一家。而這種獨生意帶來的的巨額利潤更是讓國內大小電子廠商都眼紅不已,不乏有人要跟星塵通訊談合作,這也難怪秦海軍願意拱手把自己的手機專利轉讓,隻願獲得為星塵通訊生產貼牌手機的許可。
楊星並不反對手機e,星塵通訊公司現在也接了不少e和d的訂單,同時正大舉進入b(自品牌生產)市場。但他對於讓秦海軍為自己生產貼牌手機的想法不讚同,他明白秦海軍的想法,他算盤打得很精,既能利用星塵通訊的名義生產手機,讓自己的廠子獲得訂單,提高廠子產能,這隻需要上繳星塵電信一部分利潤就可以。又能讓他生產的手機頂著星塵電信的牌子,無需擔心采購、研發、銷售等問題,產品通過中星集團銷售渠道分銷,有什麼質量問題也能讓星塵通訊承擔罵名,輕輕鬆鬆就能獲得高額利潤,何樂而不為。 重生之商海驚濤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