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當年在九都小牛肉湯館裏指點江山的三人都已經成長起來,並且實現了大部分人生目標。楊星和張勝利飛黃騰達自不必說,即使是範偉經過這段時間官場磨礪,氣質和談吐上都有徹頭徹尾的改變,待人接物大方得體,很有領導範兒。表情冷靜沉穩,隻是在楊星和闞東田麵前才流露出一絲真性情,表示對能到中央黨校進修,頗為受寵若驚。
他這回能進中央黨校卻不全是闞東田的功勞,原來接替闞東田那位九都市馬書記雖然有些好大喜功,但真的接手九都工作後,還是發現這是一條不錯向上走的捷徑。由於九都這幾年經濟增長迅速,政治地位提高,頻頻被中央領導人作為樣板提起,隱隱成為吸引周邊人才和投資的聚寶盆。他雖然未能在發改委更進一步,發現現在要是能在九都做出點成績來,未嚐不能再進一步,圓了他的升官夢。
所以當初他逼迫楊星想讓他幫著投資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係統,功利心雖然急了些,但的確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隻不過被楊星虛晃一槍,四兩撥千斤的用電動公交車方案給化解了,雖然並沒完全達到他的目的,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九都因為率先在國內采用零排放電動公交車的做法卻意外引來國內外環保人士交口稱讚,反而成了馬書記任內一項最值得誇耀的政績。
當今國際上正流行低碳環保的概念。即使是一向喜歡攻擊國內環境惡化和治汙不力的境外媒體發現九都這項實驗後都如獲至寶。作為第三世界國家大膽嚐試環保的範例大加讚揚。而國內這幾年對傳統的高汙染換經濟高增長模式的危害也有所警惕,所以也對九都這種做法廣為宣傳。雖然大部分電動客車其實是楊星個人捐贈,但馬書記因支持這種電動客車上路而成了頻頻上鏡接受采訪的領導,為他的檔案添了不少分,對楊星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讓馬市長很是煩惱,雖然電動客車無汙染噪聲小,但作為一項新興事物其實有很多技術問題還沒解決,楊星本意是拿來當實驗用的,所以經常會出現各種故障。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充電,此時全電動客車行程還比不上一般汽車。想要跑遍全城,就需要在城內主要地點設立充電站。另外電動客車核心部件充電池經常過熱失靈,運行一段時間後故障頻出,九都本來幾條線上試運行的電動公交車都差不多換回了原本的汽油動力車。
麵對這個自己執政以來最大政績工程。馬市長當然不想讓它就這樣曇花一現,問題是這事關高科技技術,他也沒多少好想法。但總算想到解鈴還須係鈴人,這些電動客車既然是楊星捐贈的,說不定他會有辦法。但楊星這幾年全在國外東奔西跑,回國時間很短,好幾年都沒回九都了,他的政治支柱闞東田步步高升,自己當年卻因為軌道交通一事和楊星弄得有些不愉快,不好意思直接求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楊星好友範偉身上。
他先以範偉在工業區工作表現優異的名義提拔他坐上了九都經管會秘書長的位置,經管會全名為九都經濟管理改革委員會,當初是闞東田為在九都推動全方位改革,不想讓眾多部門各自為政相互扯皮搞出來的一個綜合性部門,由各主要職能部門第二把手出麵擔任委員,可以過問和推動任何重大公務,唯一要求就是要加快公文審批速度和提高行政效率,其實就相當於現在許多城市的政務聯合辦理大廳,或是中央發改委的職責。
這個經管會既然什麼都能管,是一件很趁手的工具。即使馬書記接了闞東田的班後也沒撤銷,反而成了他安插親信的好地方。現在讓範偉這位闞東田一係裏的鐵杆年輕幹部擔任其秘書長,本身就是對外做出的一種姿態。而當時在海外的楊星接到範偉發來的這個信號當然心知肚明,沒有等閑視之,親自給國內相關負責人指示。命令他們務必全力配合範偉解決電動客車的問題。
範偉也早不是隻會對楊星言聽計從的小跟班,他得到楊星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後。底氣十足,居然直接找上中石油和華北電網等大型國企駐九都的分支機構,經過一番死纏爛打和不懈努力後,總算得到這些企業和機構鬆口答應配合,要在九都建設國內首個城市新能源車輛試驗充能網。其思路是依托城市本身加油站點布局,在其中一部分興建快速充電樁和加氣站等設施,逐步將城內所有公交車輛更換成純電動、油電混合和天然氣等低能耗、低排放的新能源動力,並且還把楊星當初有意擱置的九都地鐵計劃給重新提了出來,這回還借鑒山城軌道交通的做法進行國際BT招標,幫市裏省了不少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