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付出的和得到的不一定成正比。
就象鄭鹽官家的大公子鄭煬一樣。
鄭煬從小就明白自已的定位,他是庶子,母親作為姨娘,就算他是長子,鄭家的家業也不是他來繼承的。
本來,他可以盡管做個二世祖,揮霍鄭家的資產而不必負起任何責任,但是天生的責任感卻驅使他,必須得成為鄭家產業默默無聞的鋪路石。
誰讓他比弟弟鄭熠要大那麼七八歲呢?
在他出生之前,鄭鹽官雖然家大業大,但卻一直沒有誔下繼承家業的子嗣。
鄭鹽官急了,還一度以為自已不行了,甚至放下顏麵,全國求取生子良方,黑苦的中藥,捏著鼻子吃得自已都想吐了。
沒想到,收了鄭煬的母親之後,一舉得子。
因此,鄭煬備受鄭鹽官的寵愛,把他當成真正的長子一樣看待。本來,如果自鄭煬之後鄭鹽官無所出,鄭煬繼承家業也是順理成章,但是沒想到,鄭煬似乎是招子童子似的,鄭家主母,在肚子近十年沒動靜後,居然連續開枝散葉,又產下了鄭熠和鄭田田。
雖然尊從禮法,未來作為庶子,鄭煬注定了要遠離鄭家的產業,但他卻不能在弟弟年幼無力負擔之時,眼睜睜地看著父親日益衰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