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神農嚐百草(1 / 2)

自伏羲創八卦後,人族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時期,而伏羲的修為也日益高深。一日,他隱隱感覺到一絲天機,知道自己能留在人族的日子不多了,便開始暗中遣人自人族中尋找一位賢德之士,以便傳位於其。

始有人族朱襄氏又名烈山氏,生於渭河流域的一個薑姓部落,其母名任奴,任奴一日遊華山,看見一條神龍,身體馬上有反應,回來就生下了烈山氏。

烈山氏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豬之事。長大之後更是對於農業之事極為精湛,那時各部族由於伏羲的教導,族人們學會了八卦推算之法,躲過災害的人類越來越多,所消耗的糧食也是越來越多,人族所能打到的天上的飛禽和山裏的野獸越來越少,采摘的果實也已經不能滿足部族的需要,烈山氏成為部落領之後每天都在想如何解決族人的吃飯問題。

一天,烈山氏走於大山之中,隻見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小銜著一棵五彩九穗穀,飛在天空,掠過烈山氏頭頂時,九穗穀掉在地上,被烈山氏看見。他突然想到,族人們啃食各種野草、樹根的情況,心中思索不知這東西能不能吃,便把九德穀拾起來埋在了土壤裏,後來竟長成一片。

待到成熟後,烈山氏把穀穗在手裏揉搓後放在嘴裏,感到很好吃。於是他教人砍倒樹木,割掉草,用斧頭、鋤頭、奉耙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

烈山氏發現,這穀子每年都會成熟一次,所以他領導自己的部族燒山為田,將穀子種在地裏,每年等著收割穀子,慢慢的部落以穀物為主食而畜牧之術則成為輔助之物,周圍的小部落聞聽烈山部落的人不用冒險狩獵,不用四處去采摘果實,隻要辛苦一點努力耕作農田就可以吃飽肚子,一時不少無法養活族人的小部落整個的來到烈山部落,加入烈山部落中。

烈山氏教授族人耕種之事終於傳到了伏羲的耳中,伏羲聽到有這樣的人很是高興。覺得烈山氏可為人族共主,接任自己帶領人族。烈山氏才能有了,可伏羲不知他德行如何,決定再觀察一番,識其品行。

烈山氏在整個人族推廣耕作之術,人族因其教授眾人耕作之術便將其尊稱為“神農”。又因烈山氏燒山為田有火德,故也被稱為“炎帝”。

農業的出現,人類的勞動果實已有剩餘,這時,神農氏設立集市,讓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東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換,從而出現了原始的商品交易。還治麻為布,使民著衣裳。更削木為弓,以威天下。

神農之教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婦人當年而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親蠶以為天下先。”神農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製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然而,現在的人們不知山林中的植物並不是所有的都能吃,而有些是有毒的,人民常有被毒死的,神農不忍便立誓走遍天下,嚐遍百草、使人們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那些吃了有害,而那些吃了有益,神農下定決心後便離開部落在洪荒各地遊蕩,以圖嚐遍百草。

如此數年時間神農找出了許多可以食用的植物,也多次中毒最多的時候曾一日中了七十次毒。雖然每次都靠著自己強健的身體和豐富的藥草知識挺了過去,但是毒物已然將他的身體弄跨,而且毒素也潛伏在了他的身體裏麵,已經無法在經受毒藥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