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熊軒轅於九仙山隨廣成子學藝十八載,廣成子見其有成便讓軒轅**,軒轅**後其父少典氏便傳位與他,從此軒轅便為有熊一族之長。
軒轅經廣成子授治世之能、武藝出眾,有大德,眾尊服。自離九仙山,**中之日起,興獵、牧、漁、耕,福無數人眾,功德顯彰,有皇者之相,又因出身聖人門下,周遭部落無不與之親近,投奔者愈來愈多。
這一天,神農閉關之所,突然有大功德降下,族人皆向此地聚來,隻聽帳中傳來神農大笑之聲,正是那《百草經》經神農數十年嘔心瀝血完善。
神農出得大帳,招來眾臣詢問人族之事。後,神農知自己所留洪荒時間不過,又詢問洪荒人族之中有何大賢,便有手下大臣知其意圖,便進言,有熊軒轅乃賢良之主,神農聽後便命人招軒轅來陳都。
隨即便像當初伏羲考教自己一樣考教軒轅諸多人族生息問題,軒轅也沒有讓神農失望,對答如流。當年他朝拜神農,曾被神農留於有陳學習數年。如今對管理人族更加的心應手,神農極為滿意,便把軒轅留在身邊,並把許多事都交給軒轅處理,以積蓄他的聲望。
這天神農在大帳之中與軒轅交流處理政事心得,有侍衛來報來了一位仙師求見人族共主,神農連忙帶軒轅出迎。沒想到竟然是玄都大法師,當年神農中毒便是由玄都相救,後伏羲證道,玄都前來宣旨,已經知曉玄都身份。
“神農見過仙長,不知仙長今日前來,可是有事?”
神農馬上對玄都見禮,而他身後的軒轅也緊隨其後,並且忍不住心中好奇偷偷打量玄都,這一看可嚇了他一跳。玄都因為教導過上位聖皇,在人族也是頗有威名,軒轅沒有想到竟會在這裏見到,同時心裏也對玄都的出現引出無限遐想。
玄都大法師對神農拱手作揖後說道:“見過人主,貧道奉老師之命前來告知人主,人主功德圓滿,傳位與他人後,功成身退,前去火雲洞靜修。”
神農聞言大喜,連忙讓人準備傳個之事。三日後神農向當初伏羲一樣祭拜天地、人族聖母、人教教主,在洪荒人族見證之下,將人主之位讓給了軒轅。
就在神農將人主之位傳於軒轅之時,天上降下霞光照在神農身上,片刻霞光散去,此時神農已證地皇之位。這時天空中天皇伏羲乘坐五匹龍馬所拉的車降下,人族見之。跪拜見於地,齊聲大呼:“伏羲聖壽無疆!”
伏羲與人族說一句免禮之後,對神農說:“恭喜皇弟今日證得地皇之位,從此無量量逍遙。”
神農上前與伏羲見禮後,笑道:“勞皇兄前來接引!”說完後,與伏羲一同上了龍車之後,飛去火雲洞,看的身後軒轅眼放異彩。
神農傳位軒轅後,人族新一任人皇變為軒轅氏,而因為軒轅有土德,故號黃帝。
軒轅因在與神農商議人族大事時知曉人族大興必要經曆磨難才可一統,便大力整合人族,使各部落向陳都收攏,最終讓神農部落聯盟與有熊部落聯盟合二為一,稱炎黃部落,為人族正統。黃帝在人族中推廣自己在有熊部落所現的新的耕種之法,與民休養生息,並大力發展兵備。
話說神農自證道以後,將共主之位傳於了軒轅,而他的兒子榆罔便繼承了他在薑姓部落的地位,成為了新的部族首領。這榆罔從小聰明好學,後來習文練武,成長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軍。曾有東夷部落之人不服神農管教進犯神農氏東部邊境,十七歲的薑榆罔奉命駐守舊都伊川,並且在那裏籌建軍隊,與東夷人作戰,多次擊敗敵人,受到了神農的誇獎和族人的崇拜。
榆罔聽說神農將效仿伏羲氏將天下共主之位傳於軒轅,之後非常不服氣,對旁人說道:“父親為人皇,日後人皇之位也當由我繼承,他公孫軒轅有何德何能可當天下共主。”於是回到族中日夜訓練兵士,終於在這日起兵作亂,欲憑借著手中的精兵良將奪取天下權柄,更是盜用神農的名義,自號“炎帝”,大軍趁著黃帝沒有反應過來之時一路快要打到阪泉之地。
黃帝當即令人族集結士兵一路向阪泉之野奔去,大軍急行軍了三日三夜,終於在拂曉時分來到了阪泉之野,築起了營帳,剛剛安定了下來,就有探馬來報,言炎帝的部隊也正好在這時來到,已在十裏外安營紮寨。
翌日,旌旗招展,擂鼓齊鳴,雙方將士各持兵刃,肅立於阪泉之野,一股肅殺之氣彌漫著整個戰場,百裏之內無有禽獸。
黃帝對仗下眾人說道:“如今敵我雙方皆在此地交彙,兩軍交戰勇者勝,榆罔無道,妄起刀兵,禍及百姓,我等以有道伐無道乃是民意所向,定能戰勝榆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