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代,老子集各自書籍於大乘,創道德經以傳世,聲明傳達天下,先後有許多天資聰穎之輩拜入其門下,而孔子這位未來聖人顯然就是其中最顯赫之人。另外還有兩位名震後世的大人物,那就是莊周和鬼穀子。
孔子就不用說了,他是一個人族出生的聖人,可謂是天生聖人,而莊周和鬼穀子卻是鎮元子和多寶化身的轉世。
兩人來這裏的原因很明確,就是為了鴻蒙紫氣,隻是他們兩個仔細的研究了孔子,根本就無法從他身上發現鴻蒙紫氣的所在,而且有老子存在,他們也不能動粗,隻能陪他一起拜入了老子門下,聆聽老子教誨。當然了,能夠聆聽聖人教誨,這可是一件好事,兩人絲毫的不吃虧。
其實這一次打老子注意的人很多,不僅有這兩人,還有西方的兩位聖人和那些隱藏的準聖,隻不過他們運氣不好,老子都不鳥他們,所以他們也隻能在外麵徘徊,等待孔子落單的機會。
有時候等待也是一件很惱人的事情,即使是對於仙人來說也一樣。他們不會傻傻的一直等待,這些多神通者的轉世攪起了人間的風雲,他們一個個開始在人間宣揚自己的主張,傳下自己的道統。
在此時中原北部邊緣地區,一個貧窮的國家卻是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這人是一個道士的打扮,手中拿著一個帆布幡,上麵寫著‘算天、算地、算人,十算九不準’的大字。秦國的人一向都是比較彪悍的,因為他們的國家在邊外,時刻要準備著敵人的進攻,可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好奇心,尤其是對持著如此一個特殊幡的算命道士。
此時在道士的桌前圍了很多人,但大家都沒有上前,一個個隻是品頭論足的談論著,而那道士也一幅風輕雲淡的樣子,絲毫不介意眾人的圍觀。
終於,有人忍不住了,這是一個大漢子,衣著比較光鮮,他推開人群好馬上在桌前坐了下來,道:“道士,你這十算九不準是什麼意思?”
道士睜開眼看了一眼漢子,輕輕一笑道:“世間事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的規律,任何事、任何物都會發生變化,隻是你能否把握住這種變化。我可以算天、可以算地,因為這已經是固定的,可人不同。”
“哦?有什麼不同?”道士一開口的話就讓漢子側目,馬上追問道。
“世間生靈都相信命運,可他們是否懂得命運之意呢?”道士似乎是在陳述,又似乎是在自語,他看著眼前的漢子,眼光很是深邃的說道:“就拿人來說,從出生到死亡,他不可以選擇自己的父母,因為這是定了的,這就是命。可是運呢?很多人都把運想成是運道,可你想過沒有,運道是什麼?他又是怎麼來的?一個人的成功,如果僅憑運道的話,那他自出生後就在家裏待著好了,還那麼努力的學習勞作幹什麼?所以說,這個運是可以抓住的。隻要付出了努力,堅持不屑,你可可以改變自己的運。自古到今,每一個人上人都是從貧民變成的,不是嗎?我可以算出一個人的命,可他的運又有誰能夠說的清呢?也許我說你注定一輩子貧窮,然而下一刻你就會遇到改變你運的人。”
漢子看著侃侃而談的道士,眼中閃爍著震動的目光。他現在雖然不知道這道士的算命本事,可僅憑這句話就讓漢子知道,這不是一個普通人。
“那請問道長,不知道我的命如何?運又如何?”漢子的稱呼變了,麵對一個博學的人,他應該受到應有的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