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母親年過四十才得來的幼子,出生時九死一生,虧得有神醫妙手,才得以活下來,承蒙雙親和兄長關懷,從小到大都未曾吃過什麼苦,糟過什麼罪,何其有幸。”
“幼年開蒙讀書時,大哥已在官場嶄露頭角,仕途大好,已然成了蘇家門楣的指望。二哥天資不如大哥,但人忠厚老實,又剛正,一路上雖有些波折,但也是好事多磨,升遷大有所望。”
“官場上,大哥主導,二哥做輔,已然成了套路,母親希望我們兄長之間和睦,不要為一些無畏的爭執壞了兄弟情分,便從小教育我要韜光養晦,切不可仗著自己天資聰穎就恣意地去搶兄長們的風頭,以免兄弟鬩牆,家宅不寧。”
“所以我的讀書教導,由母親一力承擔到七歲有餘,後來陸續請了幾個先生來府上教習,對外也隻許說我天資一般,不許他們有任何過度誇讚之言。”
“我曾一日之間背下一整本書,卻未得半句稱讚,倒是我因貪玩有那麼一兩回沒練字,被先生責罰打了手心又抄書,卻是傳得滿院子都知道了,這可真是應了那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蘇湛說起這些陳年往事,不由得笑了,連齊宸也會心一笑,津津有味地聽著他往下講。
“長到少年時,心思就同小時候不一樣了,總憤憤的覺得在這個家裏不得誌,母親壓著我不肯讓出頭,先生們也睜著眼睛說瞎話,大哥就真以為我是那不中用的,便去同母親說,讓她不要太逼著我,我是家中的老幺,原不必擔負這麼重的責任,蘇家有他和我二哥撐著便夠了,讓她放我活得輕鬆自在些,想做什麼隻管去做便是。”
“我當時知道這番話後,隻覺得哭笑不得,心裏想著他們想必是將我看做了個廢物不成?又或是那扶不上牆的紈絝子弟,隻要不鬧出什麼讓家裏下不了台麵的亂子,他們就能保我一生榮華體麵。”
“也是少年氣性作祟,我便真從心所欲了一回,直接越過母親找到大哥,說要出去遊曆一番見見世麵,他倒也沒阻攔,還替我安排了車馬和人手,等說通了母親之後,我便上了遠行的馬車。”
“本來說好一年就回來,可我一走走了三年,闖過南邊的密林,也攀過西邊的雪山,一年的時間遊曆完山河大川之後,我又結識了一個能人,隨著他上了商船,出海遠洋,見識到了截然不同的風景,也曾數次涉險,死裏逃生,也算是真正的見過了世麵。”
“兩年後,我下了船與那人辭別,打算回京城繼續做我大哥口中的閑散少爺。”
“可沒想到被那人給算計了,在他臨死之前竟將所有的商船,連同舵下幾百號人手的身家性命一道托付給了我。”
“開始我自然是不肯的,便甩手不管,兀自回了京城。”
“可不過幾個月,便有他先前舵下的兄弟來尋我,說從總舵頭死後,我又不肯接任,船幫群龍無首,內裏便開始爭權奪勢,那些個原本虎視眈眈的對手也伺機而動,連燒帶殺的吞了好幾艘船後,還一把火燒了村子,將村中男女老幼燒死大半,剩下的則被他們抓到了船上做奴隸,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