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久違的安逸(1 / 2)

房間是標準單人房,一張床,一個沙發,一個衛生間,有熱水,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李小白舒舒服服洗了個冷水澡,涼爽了一下,又衝了個熱水,全身都舒坦了。

床鋪很柔軟,有太陽嗮過的氣息,到飯點的時候老爺爺上來敲響了李小白的房門,招待所裏現在就他一個客人,請他下去一起吃個飯,不收錢的,李小白卻之不恭。

很簡單的幾個農家小菜,雞蛋炒西紅柿,酸辣空心菜,油煎鯉魚,蒜苗炒臘肉,都是很常見的東西,量也不多,看得出老兩口是特意為李小白這個客人加了菜,老婆婆的手藝很不錯,米也很香,是老兩口自己種的,李小白感覺自己能吃兩大桶飯。

一邊吃,一邊閑聊,李小白說自己是xa那邊一個小農莊的莊主,來這裏找失散多年的親人。老兩口也說了說他們家的情況,養育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成家立業了,不過他們不喜歡搬到誰都不認識的城裏,執意留在生他們養他們的縣城。

說到窩窩村,老奶奶有點印象,她是瑤族人,過山瑤,在沒解放以前聽老人說過窩窩村的事,那是個很大的苗人村子,很少和外人來往,但很有錢,幾乎每個姑娘的銀飾都有三十多斤重,可惜不外嫁,是出了名的富裕村子,很多人都猜測他們是不是在山裏挖到了銀礦。

不過窩窩村的人不怎麼和外人來往,卻件怪事,他們很喜歡買豬,基本每個月都要買幾百頭大豬回去,那可是沒解放前,人們都窮得很,本地的豬供應不上,他們甚至會花大價錢到外省去買豬回來。這一來二去的,大家又有了新的猜測,一個月幾百頭豬啊。吃是吃不完的,那麼要那麼多豬幹什麼?養蠱?還是祭司山神?

可那時候有個流竄到這一帶的軍閥不信邪,帶著幾千人,幾百杆槍想把那個富裕的村子洗劫了,結果一去不複返,自那以後人們就把窩窩村當成了一個禁忌,沒什麼事絕口不提,久而久之,知道窩窩村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老人家知道的也就這麼多,她也是年輕的時候聽老人說的。沒去過窩窩村。不過都過去那麼多年了。誰知道窩窩村還存不存在,或者還叫不叫這個名字。按理說窩窩村那麼有錢,如果還存在,估計改了名字。而且大多數人也搬出了那裏。

深山,要不是因為沒解放前社會動蕩,誰喜歡鑽山林裏和野獸為伍,不說其他,鋪天蓋地、無所不在的蟲子就能要人老命。

老爺爺當年參加過對越戰爭,有一次一個連的人在一片陌生的林子裏過夜,誰想一覺醒來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在睡夢中被一種不知名的小昆蟲咬了,毒死了。不僅被毒死了,屍體上還被另一隻蟲子在皮膚下麵產卵。無數密密麻麻的小蛆在死人的水腫皮膚下麵動來動去,好不嚇人,現在說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這命啊,完全是平時經常向山神燒香保來的。

聊著,飯也吃完了。李小白幫兩位老人家洗了碗,就到縣城的街上逛了逛,昏黃的街燈已經亮了起來,沒有如大城市裏那種漫天的霓虹,看得到漫天的星星組成的銀河。

縣城裏年輕人不多,主要都是中老年人,還有孩子,這是經濟高速騰飛之下華國的現狀,年輕人們大多出去打拚了,為了更開闊的眼界,為了錢,為了更好的生活,這就早就了大批大批的留守老人和兒童。

難以說上好壞。

華國人曆來都很注重家庭道德觀念,可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快節奏式的經濟生活觀念、西方化的利益至上觀點、還有極端的拜金主義、自由主義……等等觀念的衝擊之下,這種觀念已經所剩無幾了。

好嗎?不好嗎?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