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除了第一集的拍攝之外,其他都是這個大樓的幾間室內拍攝場地,不需要轉場,但是算下來每星期拍攝強度幾乎已經與一集美劇的程度相當了。
所以劇組也學習了韓國的模式,分為a,b兩組同時拍攝。十名主要演員每天分為兩組拍攝不同的戲份。
由於是情景喜劇,並不需要對於導演鏡頭與節奏有太高的要求,顧小凡與林副導演兩人也在交換了幾次意見後,達成了拍攝風格的默契。
a組由顧小凡負責,主要拍攝曾小賢,胡一菲,陸展博,林宛瑜的戲份。
而b組則由林副導演負責,拍攝呂子喬,關穀神奇,陳美嘉,張偉的戲份。
那些兩組演員整體的戲份,最後在一起拍攝。
而分組結束之後,劇組的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上戲的演員們並沒有各自按照分組進行配合練習,而都是自己在某個角落裏背著台詞。
每個人的表情都極為嚴肅與專注,眼神中還有一種奇特的鬥爭心,氣氛突然變得奇怪起來。
“詩姐……他們在幹什麼?”婁藝曉有些不明白地問劉施詩道。
“你難道不知道嗎?”劉施詩清澈的臉上露出一絲挑釁的表情:
“在真正的劇組,隻有導演會從全局看整個故事的效果,而對於演員來說,每個鏡頭裏他們是從自己的視角裏看出去,自己都是真正的主角,不是說劇本裏這場戲裏你的台詞多,戲份多,別人就會自覺自動地配合你,分配戲份是導演的工作,演員要做的事情隻有一條……讓所有看到鏡頭的人,目光都望著我,這是每一名演員的本能。”
說著劉施詩看著單純的婁藝曉冷然道:
“表演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展現自身表演魅力的藝術,鏡頭裏的空間就是演員們靠著表演決鬥的戰場,如果輸了,在同一個鏡頭裏的戲份就會被搶走,誰都想成為鏡頭裏的焦點,台詞,肢體,情緒,每個演員都會用盡一切手段,去全力以赴的散發自己的光芒……”
婁藝曉愣了一下,馬上就明白過來了,這裏可不是之前燕影那種大家都認顧小凡為老大的學校團體,在真實的劇組中,眾位都互相不了解,演員們既是戰友,又是麵對麵的競爭者。
“那導演不管嗎?”婁藝曉有些疑惑道。
劉施詩這時候目光不自覺望向了顧小凡,喃喃道:
“其實演員間這種良性的競爭對劇情有很大的幫助,你看《無間道》裏,曾誌委,黃秋聲還不是把梁朝委的戲搶了很多,可《無間道》卻比梁朝委其他電影好看多了……
通常麵對這種情況來說,導演隻有兩種選擇,要麼,就用自己強大的駕馭能力去約束調整演員的表演,激發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演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以故事性的統一為前提,讓整個故事一直保持自己的風格。
要麼就采取純粹的自由主義,讓演員互相良性的競爭,用自己的能力爭取目光焦點,讓演員自己發揮潛力,以人物魅力為主……憑借演員自身去調整整個故事的流動。
前一種是張一謀,馮曉剛這種領袖型導演的風格,後一種是王佳衛,薑聞這種自由型……各有優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