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舌尖上中國(2 / 2)

滿臉憔悴的軍迷劉馬上彎腰,從桌子下麵拿出了厚厚的一摞劇本樣的東西。

眾人都有些好奇,過來一看,竟然是一本分鏡稿子上麵寫著《舌尖上的中國——自然的饋贈》,大夥頓時都愣住了。

何鐵軍與王副廠長都覺得很驚訝,怎麼回事?拍個紀錄片怎麼會有分鏡頭稿?這顧廠長也太認真了吧。

各個製片主任都互相看著,有些哭笑不得,這顧小凡真是個紀錄片外行,竟然還搞分鏡劇本?這也太小題大作了吧?

“這是十集的量嗎?”孫斌翻了兩頁,就望著顧小凡問,心裏驚訝於顧小凡事前準備的細致,有了這樣的分鏡稿,他們拍攝的進度會大幅的提高。

顧小凡還沒說話呢,軍迷劉就苦笑起來:“十集?這些稿子是一集的量好不好~害我整理的要吐了……”這幾天他為了把顧小凡給他的資料分類,幾乎天天在熬夜……

“一集的量……?”孫斌等人聽著眉頭微皺,不太相信的樣子。

軍迷劉也不解釋,呼哧呼哧地又從桌子下麵拿出了一摞摞跟剛才那本劇本一樣厚的文件夾,總共7份,整齊的排在眾人的眼前。

這可讓何鐵軍,王副廠長,孫斌都被嚇倒了,何鐵軍驚訝過後,直接嚷道:

“伍世凱,劉海……你們幾個數數這每本鏡頭數量是多少~!?”

伍世凱幾個人都趕緊用最快的速度,隨便拿起了一本,然後數了數裏麵的鏡頭數量。

“我這是50分鍾831個鏡頭。”伍是凱張大嘴巴道。

另外一個製片主任也嚷道:“我這本是50分鍾917個……”

最後數完的是劉海,他滿臉震驚地放下分鏡稿望著眾人:“我……我這本是50分鍾……1039個鏡頭。”

何鐵軍,王副廠長,孫斌……所有人都愣在當場。

50分鍾……超過1000個鏡頭!?

這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一般的美食紀錄片就是一部攝像機,一個主持人,去各地的廚房找廚師們,鏡頭都是做菜的過程,然後讓大師傅講一段話,介紹這個菜的背景,做法,有什麼典故。

這樣一路拍下來,加上風景與街道的素材,最後剪輯放出來一部一個小時的紀錄片,鏡頭大概也就是100到200多個,而這部《舌尖上的中國》,光是鏡頭量就是普通的10倍之多!

算下來是就是平均3秒一個鏡頭!這已經是電影級別水準了~

甚至在第四集劇本《時間的味道》裏,那個朝鮮族女兒與母親一起做辣白菜,光是切開白菜的一瞬間,顧小凡就規定了4個鏡頭加以表現……

孫斌拿著一本劇本,邊看邊滿心欣喜著:

“這個特寫鏡頭設計的太棒了……竟然用微距攝影這樣的手段,把一個鬆茸、竹筍,或是大自然的結構之美表達得非常唯美~~顧廠長,你是怎麼設計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