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電影業格局(2 / 2)

“我們集團已經與迪斯尼,與哥倫比亞公司簽訂了合同,我們必須保障他們的銀幕數……而且我們需要好萊塢高質量大片,吸引大批國內的觀眾進入電影院,讓整個國內的電影產業加快發展……整個盤子做大了,才對我們是最有利的。”

韓三品並不是不願意支持上影,隻是他考慮的是大戰略層麵的,如果他一味的偏袒國產電影,那麼對於整個產業的發展也是不健康的。

畢竟引進片的收入是電影局的蛋糕,總不能犧牲總局的利益來幫助上影發展吧?

何況分給《加勒比海盜》,《靈魂戰車》的銀幕數已經是事前就與華納,迪斯尼協議好的,也不能臨時更改了。

畢竟事前誰也沒料到,《中國合夥人》會突然爆紅。

“如果他們想擁有更多的銀幕數,隻能等下一次了……”韓三品滿臉地期盼道:

“這一次他表現的越好,明年的暑期檔,我就能爭取給他們的銀幕數更多……希望他們再爭口氣吧。”

作為國內電影的掌舵者,韓三品無比希望有國內電影人能在暑期檔與好萊塢電影一較高下。

這不僅僅是票房一點點利益,而是國產電影那一口氣提不提得起來的問題。

如果投資500萬美元的《中國合夥人》能在正麵戰場,戰勝投資1億美金的《靈魂戰車》,那麼這個象征性的意義,遠遠要大於實際的意義!

搞不好整個國內電影市場的格局都要改變。

在國內普通觀眾,都會覺得好萊塢電影多麼多麼製作精良,多麼好看,多麼不可戰勝。

其實很少有人意識到,好萊塢電影雖然製作無比精良,擁有數量龐大的各種類型片,但是其真正能橫掃世界的,其實隻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以迪斯尼,皮克斯,夢工廠製作的動畫電影。

全世界除了日本,沒有任何國家有成型的動畫產業與好萊塢抗衡,加上迪斯尼動畫長達80年對全世界的文化影響,好萊塢動畫電影一直都是處於獨孤求敗的地位。

不過,動畫電影主流觀眾隻是25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對其他國家的電影業影響並不致命。

好萊塢電影真正的王牌是第二種——“大投入+大明星”的王道超級大片。

無論是動作片,科幻片,災難片,全部都是這種美國普世價值觀,加上令人炫目的影視效果的結合。

這種王道超級大片,無論從美國主流文化感召的精神層麵的內核,還是炫目視覺效果的電影技術威力外表,都是其他國家無可匹敵的。

最可怕的是,這種“王道電影”針對是無論男女,全年齡段的觀眾群體……

如果說動畫電影就像是海空母艦,在海域上稱王稱霸,讓人喪失了海域控製權,那麼王道電影就是名副其實的核武器,一出手就是摧毀直接在地圖上消滅你所有的正規軍。

不管你的文化程度,宗教背景,幾乎所有人都會喜歡這種王道電影,而且全球沒有其他國家有實力去模仿這種類型……

正是這種“王道電影”大規模入侵,令世界上其他國家電影業都遭受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