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就像是足球隊一樣,球星紮堆的球隊不代表實力就會越強,最重要的整部戲的演員陣容搭配要合適。
像是《無極》,《十麵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都是堆砌了各種大牌,每個人全力演出,但是效果卻都不太好……
這些電影雖然主要是因為劇本質量欠且,但是同樣劇本質量欠缺的電影《英雄》,《神話》效果卻不錯……
他們之前差別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演員組合出現了問題,前三部戲都是年輕的主演挑大梁,實力派中生代,老演員當配角的。
而這幾部戲中,中生代與老演員搶奪了新演員的光芒,配角壓過了主角,讓這部劇的比例嚴重失調,造成了故事重點的混亂。
顧小凡此刻很懷疑,以自己的導演功力,真的請到實力強的演員,自己又如何去駕馭他們呢……
這些演員可不是各個都跟黃壘一樣,願意地下身配合小輩的人啊……
正在煩惱間,突然一下子,就聽到腦海中響起了電子音:“操作證精神力提升,係統升級,評測能力升級為三級,操作者可以評測演員具體數值~”
有新能力了?顧小凡心裏不由一陣驚喜,果然思睿係統就是智能啊,每次都在他最需要的升級出新功能,這次又是些什麼呢?
很快腦海裏就出現了一排排的說明文字,介紹這個評測新功能,顧小凡不由徹底震驚了。
因為這個新功能的用處是可以讓他看到演員的具體數值!
是的,沒錯,不再是單純的評級了!而是演員的具體數值。
隻要他在腦海中調出相關的影片定格演員畫麵特寫,在心中默念“評測”,就可以在眼前縣市出這位演員的各項數據。
演技細分為五項:“情感控製力”“專注度”“肢體外形”“台詞”,數值從1-100的範圍。
最後還有人格特質的注明。
有了這個,他就不再是籠統的看待一個演員的級別了,而是可以從具體數據清楚這個演員的特質。
比如同樣是,級別演員,互相之間的數值就截然不同,每個人都各有自己的所長。
陳道明,葛尤,王誌文各自擁有最高項目都是“台詞”,三人都在95以上。
而香港演員普遍台詞功力稍弱,很少有上80的,但是在“情感控製力”上卻大部分超過內地演員。
像是張國榮,梁朝偉等人的“情感控製”都在90以上。
而喜劇演員與動作明星們,雖然台詞與情感稍弱,可是在“肢體”上超人一等,成龍,周星持,李聯傑的“肢體”數值都超過了93。
而年輕的偶像演員們,理所當然地都是在“外形”分上占據優勢,劉亦菲,金城武,吳彥祖“外形”都超過了90分,遠勝那些影帝影後。
這下子顧小凡都看花眼了……媽媽的,這到底怎麼選啊?到底是挑外形好的,還是挑台詞好的?什麼演員配什麼角色比較適合啊!
“思睿~!如果我和高媛圓擔任主角,這些演員哪個擔任配角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