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那種情況,我通常會找上帝。”陳可兒轉頭望著了他一眼:“你想去見上帝嗎?”
“……”顧小凡當場無語。
在製定這個計劃之後,黑羽工作室,就開始了行動,首先,陳可兒讓宣傳部製定了一一個《入殮師》入圍奧斯卡的投票網站,網站的結構很簡單是,先隻是教給大家怎麼給《入殮師》投票“最佳外語片”的投票。
當然這個網站裏,根本沒有提《入殮師》怎麼遭遇了華納的壓迫,受到了什麼不公正的待遇,隻是類似一個電子說明書。
在網站建成之後,陳可兒打電話給了曾誌委,提出了希望香港藝人協會幫忙發出號召。
“小凡是我們小兄弟,這事有什麼問題。”曾誌委大咧咧地拍了胸脯,很快依照了陳可兒的意思在微博上注冊了賬號。
不僅僅是他注冊了賬號,還有譚永麟,陳龍,洪晶寶等幾個香港協會的大哥,都在微博上注冊了賬號。
而在注冊帳號後第一件事情,曾誌委就發表了一篇號召:
“各位網友朋友,由於顧小凡顧導演在美國沒有任何的媒體的盟友,《入殮師》在北美幾乎沒有得到了什麼主流媒體的宣傳,希望大家幫忙一起給《入殮師》投票,投票方式如下,希望《入殮師》這次入圍奧斯卡能為國爭光~成為內地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
而很快地,陳龍,洪金寶,譚永麟等香港明星們,也都轉載了這條信息。
網友們得到了這條消息之後,一聽到顧小凡的《入殮師》在美國沒有人宣傳,立馬都是被動員起來了。
“小凡哥的電影一定是要支持的!這次一定要拿獎爭光啊!”
“雖然我還沒看這部電影,但是我對小凡哥的水平有信心,就衝著他的名字,我也該投這個票。”
幾乎隻在短短一天之內,在香港眾多明星的號召之下,顧小凡在三大網站上“最佳外語片”的選項,就超過了《與巴什共舞》,票數達到了37萬票房。
《入殮師》劇組也開始堂而皇之的接受了《首映》的采訪,開始了他們的全美宣傳。
這下子,華納方麵也立刻也反應過來了,作為這次負責《與巴什共舞》發行的莫基,很快就醒悟過來,顧小凡並沒有放棄爭奪《入殮師》爭奪最佳外語片的希望。
他趕快做出反應,連著加強《與巴什共舞》的宣傳,讓其在cnn上播出特別節目,並且在《時代周刊》上連連做出報導。
稱這部以動畫形式再現,1982年黎巴嫩貝魯特薩巴拉與沙提拉巴勒斯坦難民營大屠殺的電影是:
“電影史上的豐碑,是這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無可置疑的最強者,其他的參賽電影,都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此刻莫基的心裏,正覺得顧小凡有些不自量力,心想,就算你接受了那7家“小媒體”的宣傳,再加上三大網站的“最佳外語片”的票王又有什麼用?你能與cnn與時代周刊的影響力相比嗎?
華納內部技術部門做出的評估中,也證實了莫基的想法,在最終的“最佳外語片”的評選上,綜合所有的數據預測,《與巴什共舞》獲獎的幾率超過百分93·7……而《入殮師》隻知有可憐的百分3都不到。
莫基卻不知道,他的噩夢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