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在第三天,第四天,《黑天鵝》的成績都維持在1000萬以上,累積票房突破4000萬,幾乎已經可以肯定在北美可以突破億元大關了。
顧小凡這時候一直在觀察著輿論的動態,特別是歐洲方麵的,但是這種情況之下,在歐洲的票房《黑天鵝》並沒有什麼起色,口碑也很一般。
“怎麼回事?”顧小凡打電話給在歐洲的尼爾問到底是什麼情況,畢竟作為西方的藝術中心,歐洲輿論對於好萊塢影響是很關鍵的。
“是韋恩斯坦那個家夥幹的好事。”尼爾在電話裏恨得牙都癢癢地道。
原來,在《黑天鵝》上映之後,幾個歐洲頗有影響力的芭蕾舞團的專家,在各個媒體上放話,說《黑天鵝》當中的芭蕾表演是抹黑了芭蕾舞,扭曲了其形象,芭蕾舞是高雅而又高尚的藝術項目,絕沒有影片描述的那麼黑暗。
他們怒斥黑天鵝中充滿了****與黑幕,根本就不屬實。
而顧小凡與劉施詩這********人,根本就代表不了芭蕾舞這個屬於歐洲的古典藝術。
“更可氣的是~!那些個芭蕾舞的專家,都已經公開宣稱,《黑天鵝》中的劉施詩使用了替身演員,而在演員名單上刻意隱瞞,是屬於嚴重不尊重芭蕾舞專業的欺騙行為。”尼爾在電話裏很是憤怒地道。
在各個芭蕾舞的專業論壇上,數百名芭蕾舞演員聯名發起了:“請給芭蕾舞演員一個道歉”的要求,要求劇組公開劉施詩的替身演員名字,並為《黑天鵝》中抹黑了芭蕾舞的情節道歉。
這也導致各個歐洲的影評都在用:“完美的表演,除了使用替身演員美中不足。”“過於電影化的情節,抹黑了芭蕾舞的高尚,價值略有偏差。”這樣的字眼來評價《黑天鵝》。
這下的輿論環境下,造成人們對《黑天鵝》這部電影充滿了欺騙與不公的印象。
原來是這樣啊……
顧小凡知道這些之後,心裏感覺到又是憤怒,又是壓抑,之前雖然他與五大有些過各種輿論鬥爭,但是都是演員之外的社會價值觀爭論,其實並不關係到演員本身。
而這次,對方卻是直接針對著劉施詩與黑羽工作室的名譽下手的,韋恩斯坦在歐洲電影業確實能量巨大,倒是他自己疏忽這個卑鄙的胖子了。
這種名譽詆毀是非常敏感的東西,會讓喜愛芭蕾舞民眾產生對黑羽工作室的敵視,並且他與劉施詩的中國人身份也極為敏感。
那些詆毀他們的歐洲人們,把他們中國人的身份掛在嘴邊,就好像是他們弄髒了芭蕾舞這項藝術項目一樣。
而這些人原本應該是《黑天鵝》最死忠的支持者才對。
而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圈神”塔瑪拉·羅霍卻依然還沒有表態,這讓他也處於了極度被動的位置。
畢竟在芭蕾舞專業上話語權是屬於歐洲世界的……歐洲人確實很難接受自己傳統藝術,被中國人代表了吧。
這就有點像是日本人拍了一部《三國演義》給中國人看的感覺,對方也有不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