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壇的成功,電視劇市場的成功,給《利刃出鞘》減輕了很多的壓力,這部影片從最初組件劇組開始就飽受質疑和詬病,首先沒人覺得楊以辰具有獨立執導一部電影的能力,其次現代軍旅題材本身就沒有太大的市場,大麵積啟用新演員更是宣告著這部影片捉襟見肘的製作費用,按照一些人的理解,完全就是兄弟傳媒為了滿足楊以辰個人願望砸出來的‘夢想基金’,就沒想過想要拿回去,拿錢陪著他玩,隻要他高興也不在乎賠錢,隻要你留下來在其他方麵為我賺回來就行。
個人的成功,掩蓋了整部影片不被看好的現狀,演員們受到的影響不算多,都是鬱鬱不得誌的演員或是新人,說夢想還顯得有些遠,說是追逐夢想的路上擁有一份糊口的營生更為準備,《利刃出鞘》給出的片酬在他們這個檔位裏絕對算是高的,有戲演,有活兒幹,有錢賺,在有戲拍的時候賺的要比普通工薪階層要多,為了夢想堅持,他們不缺少韌勁。
楊以辰一直都覺得,軍裝是這個世界上最舒服最帥氣的服裝,尤其是各種特殊作戰部隊的作訓服,他在整個拍攝階段,完全就將自己當作了一名軍人,或許不需要每天將招待所內的被褥疊得和軍人一樣,但隻要身處在片場,所有人都需要讓自己成為一名軍人,保持著一個軍人該有的狀態,他可不想自己的影片中被人找到穿幫的鏡頭,前麵打得很是激烈,後麵背景幕中的演員卻在敷衍了事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軍人。
如果說訓練鏡頭能夠激起廣大觀眾對於軍人的一種特殊崇拜,那麼在第一階段與狼群的對抗,就成為了前麵最大的爆發點,為此,楊以辰算是花了大價錢,請來了國外的電腦特效公司做特效,並且通過宣傳幹事劉振申請來了一個真正與狼群搏鬥過的戰士,由他來親自指導包括楊以辰在內的幾名演員如何表現出真實與狼搏鬥時的狀態,尤其是群狼,畫麵絕非臆想中那麼帥,更加不會有諸多動作片絢麗的附加動作,來的時候他就直言,真的需要他展示嗎?不會有太多所謂的美感。
看慣了絢麗多彩的戰鬥方式,來一個更直接更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麵,會有更大的受眾群體,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血腥程度要能夠過審,在這方麵有西南軍區的支持,這部影片具有先天優勢,拍攝過程中就能夠得到各種提示。
“來。”
所有相關的演職人員都聚集在一處山坳內,看著砂礫地麵上那閃轉騰挪的身影,盡數瞠目結舌。
沒有敵人,假想敵,可對方的動作和眼神,會讓你覺得此時此刻,在他的對麵就有一頭狼,正在撲向他,彼此搏命。
程小東也在一旁,作為知名武術指導,他本來對這部影片的信心並不是十分足,進組之後與楊以辰再一次的接觸之後,通過雙方的磨合和一段時間的拍攝,他不得不佩服楊以辰的認真,也不得不重視這部影片的拍攝。
訓練真實到沒有分毫水份,動作鏡頭拳拳到肉,楊以辰向所有人全麵展現了他的功夫功底,之前外界盛傳的那一段視頻絕非炒作,在麵對沙袋的訓練時,他真的就隻纏了一層繃帶,在別人那裏是擺著姿勢為了配合鏡頭,身上的汗水是一定的水搭配一定量的訓練營造出來的感覺,到楊以辰身上就是實打實練出來的,包括整個肌肉狀態,在軍用背心的襯托下,每一塊都顯得那麼有力量,絕不是一般藝人以光影和輔助設備弄出來的肌肉狀態。
楊以辰的認真,親自上陣每一次都拚盡全力的演出,贏得了程小東的尊重,至此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部電影之中,待到華夏軍人開始出場,程小東同樣受益匪淺,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華夏軍人的格鬥技巧,讓他看到了另一片天地,將過去那種絢麗武打鏡頭簡化的新方向,追求真實的格鬥效果,近距離的讓觀眾感受到拳拳到肉的真實感,簡單,更為直觀,更為有效。
別人都覺得那位戰士的方式並不適合拍攝出來,沒有美感,楊以辰卻在和程小東對視之後,彼此從眼神中接收到了惺惺相惜,也接收到了一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