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大電影的拍攝,與其說是緊張的拍攝,不如說是在大家在遊玩嘻嘻哈哈之中,電影就拍了。
這部電影的拍攝不同於以往,所有的人在裏麵都隻需要飾演好自己就可以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角色定位就是展現出你個人風采,也沒有固定台詞,不需要去揣摩角色內心,甚至在拍攝的時候也不需要特定的站位。
跑男成員一個個拍的是很開心,來自tvb的五個人也很快找到了感覺,都不是第一次拍戲,甚至可以說這五個人哪一個人的演員生涯都要比跑男這些多,在放鬆了心態之後,很快就找到了狀態。
本來他們是當作工作來的,但在第一天楊以辰起了一個好頭之後,大家索性也就把家人邀請來,就當是一次度假了,每天雖說拍攝任務很重,但都穿插著休假才有的項目。
美麗的風景,吹著海風,吃著當地的美食,玩著盡管有些累卻樂趣無窮的遊戲,說實話,別看他們有時候感覺到疲乏,他們的家人在邊上看著一個個都蠢蠢欲動,恨不得加入到這部電影的拍攝中來。
世界上,還有這麼簡單的電影嗎?
對於任何一個演員而言,拍攝這部電影的難度無疑是最低的,怪不得外麵都傳言這完全是一部圈錢的電影,雖說與拍攝綜藝節目的時候稍有不同,卻也絕不是一個完整電影該有的拍攝狀態。
自由發揮。
就這四個字,就已經注定了拍攝時候整個片場的氛圍,歡樂無比,n機了也不會出現導演發火的情景,因為你下一次開拍的時候,可能跟上一次根本就不一樣了,這樣從綜藝轉到電影的一部片子,唯一的差別就是從後期剪輯成片變成了現場拍攝成片,沒有劇本指的是大家發揮時的台詞和狀態,整個流程還是有一個固定範圍,大家盡量要以拍電影的態度來拍攝綜藝節目,這樣就不會出現大量剪輯後留下的一些畫麵銜接小小瑕疵。
難得了,雖說楊以辰是導演兼著演員的身份,在他這裏這樣的拍攝已經算是休假,他喜歡跟這裏那些基本上不會有太多名利之心的中老年人在一起聊天喝酒,感受著他們最本源的那種快樂,討論著一場球賽,討論著一部電影,討論著這條街上發生的芝麻綠豆小事,討論著這個國家的一切一切,但也隻是局限於討論,從不會往心裏麵去,這些都是他們喝酒時的下酒菜而已。
很舒服的感覺,很長時間都不曾有過,忙碌的生活和工作是每一個年輕人都無法避免的‘痛苦’經曆,你有一顆上進心,這樣的痛苦就會一直伴隨你,直到你真正領悟到什麼是不爭,否則就會一直延續到你真正老去的那一天。工作上爭不過,那就看誰家日子過得好;日子上不和睦沒得比,就看誰的妻子更賢惠;妻子方麵大家伯仲之間,那就拚誰家孩子學習好;孩子要是雙雙名牌大學畢業,那就比一比誰孩子的發展好家庭好……
按說,楊以辰現在擁有的一切,足以讓他學會放下學會不爭去享受生活,像是那些有錢人,或是幹脆點,學那些敗-家-子,他真的有敗-家的本錢,可他不願意,他就喜歡現在這樣充實的生活,過去不敢想自己能做男主角,不敢想整個劇組都圍著自己轉,什麼都不敢想,現在有了這個條件,他享受在劇組裏的生活,盡管他有些討厭過度的忙碌,但能如現在一樣,在劇組裏享受著難得的休閑時光,那種舒服就別提了,從內而發,洗滌著每一根筋骨,慵懶的抻一個懶腰都覺得骨頭縫裏投出的是一股溫暖的舒服氣息。
他甚至忘記了天地傳媒,忘記了那些虎視眈眈要將他給吞噬掉的家夥們。
別人拍戲累了去休息,他拍戲之後就會選擇去玩一些海上項目,衝浪、潛水、騎著摩托艇享受著海上急速的快樂……
2005年的上半年,輕鬆了小半年,下半年忙碌的腳不沾地,直到2006年過完年,這才有了片刻的喘息,回想起來他覺得很值得,幹了幾件任何時候回味起來都會有滋有味的事情,看著肥姐和老曾穿著花花綠綠的跟著一幫小年輕奔跑,執掌tvb,這種事從前敢想嗎?或者說縱觀整個華語藝壇,有幾個人敢想?
在內地,從八十年代初,從許文強到郭靖,從霍元甲到陳真,那時每天晚上家家戶戶看電視是非常重要一個休閑活動項目,那時的tvb劇曾經主宰了一代人對於電視劇的認知,而更早的六七十年代,邵氏的電影則主宰了一個時代,這艘載著無數輝煌過往如今卻已經滿是落寞殘破的老式戰艦,換了新的船長,還能煥發青春嗎?還能重新起航嗎?還能夠一如既往的輝煌乘風破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