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綜武俠(完)(1 / 3)

民間在坊間流傳的各色話本小說裏的內容,在大體上都是相同的。

一個完全不可思議毫無前因後果現實邏輯的故事,備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而林葳蕤相關的話本故事可以說是:不是最受歡迎的,但是一定是非常受歡迎的。

但是這些時日裏,最受歡迎的卻是白明將軍與他麾下小將顧惜朝大破金軍十七將的故事。

顧惜朝的身份不太妥當,但是皇帝特賜的良籍又賞了武職,也算是勉勉強強的挨上了“宋朝衛青”的邊。

但是白明不一樣。

這一路上,林葳蕤的一大娛樂活動,就是聽林朝英轉述的,從坊間傳來的關於那大破金兵的第一百零八個版本。

林葳蕤算是對群眾們的集思廣益的結果有了一個嶄新的見解。

但是宋朝……

上一輩子她專注於圍棋一道,學業忽略了大半,可也記得宋朝的“靖康之恥”還有南渡之後的南宋政權……

雖不清楚,這會不會是這世上的將來。

但總要一搏。

思及此處,林葳蕤提筆,在紙上寫了一行字。

她的字寫得並不好看,什麼風骨統統沒有,隻是能讓人看得懂,工整平直的程度。

“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她尚且還記得這麼一句話。

大概是很難得的,她居然還能回憶的起前麵幾世所聽過的內容。

不知巧還是不巧,在她將這紙片收起來準備燒掉前,被進了自己屋的顧惜朝看見了。

“大師姐……”

少年隻需要一刹那的時間,就將紙上的字全看全了。

“哦,來啦。”

林葳蕤手也不抖一下,將紙折了,靠近燭光,點著了後,看著紙燒掉。

顧惜朝找林葳蕤的理由很簡單,少年郎侃侃而談了一番當今天子被佞臣奸臣蒙蔽,國家一片齊喑的悲劇狀況,然後他很果決的對自己的師姐講了一個目標。

“清君側。”

這詞一出,若非林葳蕤身負絕世武功心法,能察覺得到方圓多少米開外沒有人偷聽的話,她一定當場就宰了顧惜朝以明自己對本朝的忠心。當然,她下麵就要將那些偷聽的人全部宰了幹淨。雙保險麼。

雖然那忠心壓根就沒有,可是她也不想被當成密謀謀反之人給通緝了。辛辛苦苦攢下的好名聲,可不能這麼被弄沒了。

這麼些年下來,她倒是對這個時代摸得很清楚。正因為清楚,為了某個目的,她倒是不介意將自己師父視若珍寶的小師弟給宰了。

誰叫他不會看情況說話呢。

“師姐,你放心吧,外邊我都整理好了。”

顧惜朝看著林葳蕤的雙眼,正如當年林葳蕤一點一點與他說著“天下將亂”時那樣,眼中綻放出了無比可怕的光。

林葳蕤忽然想起當年職業圍棋之路時,師父對她念起過的話。

“鋒芒畢露,若無足夠本錢,隻會被弄死。”

她也狠狠的輸過,但是和她贏的對局相比,幾乎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以前搏的是那棋盤上十九縱橫畫出來的地,以一方棋子爭奪勝局。而這次換成了這整個天下——

若是能以天下為棋盤,以人棋子,與局勢為敵……

林葳蕤覺得自己的呼吸都變了一下。

還是要細細籌劃一番才好。萬幸,她現在才十七歲不到一點,武則天當上皇帝的時候,也要六十七歲了呢。仔細算下來,她可是還有五十年的時間。

但現在?

林葳蕤要帶著那枚玉佩,和一身滅門慘案的血海深仇,外加一件自己的養母心心念念的事情,與白明一道進京去。

當然,她和林朝英混不到軍隊裏頭去。

誰都不會承認那金國的將領們是被她們兩個人殺的。所以殺了他們的人隻能是宋朝的將軍白明——順便帶上了個顧惜朝。

黑白無常出現在營地裏還是兩個貌若天仙的女人……嗬嗬,兄弟你是晚上看錯了吧。

沒人信這個,就算民眾也隻是會嘲笑那些金兵沒知識沒見識。

但——

這最荒誕不羈的內容,撇去那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才是真真正正的真相。

所以林朝英和林葳蕤是在白明和顧惜朝外加他們帶著人馬回京前三天,先到了京城裏頭。

剛剛進了京,聽到的最有趣的一則新鮮消息,就是傅宗書的女兒傅晚晴對六扇門的神捕鐵手求而不得然後……然後她就紅了。

擅長八卦的汴京人民很樂意在各種娛樂的時候提一提這個事情。至於是不是會引得當事人和當事人的父親的憤怒……誰在乎啊。作為一個官,而且還是一個名聲岌岌可危的奸臣,邊上還有不算你同黨的“奸臣之二”蔡京盯著,想要弄你下台好給自己這方騰位置……你還敢對民眾下死手讓他們閉嘴?

等你想動手的時候這流言已經傳到大江南北去了,你想殺雞儆猴也得想想這世上可是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句話呢。人在外地,天高皇帝遠的,誰睬你這招數。

這就是在這遍地大俠滿處溜達,武力值暴高的世界裏當奸臣的悲劇了。

你就是個矗在那裏等著被人刷技能點的。

隻不過boss等級太高,想要刷他的人一個個都敗下陣來,反倒是丟了沒法原地複活的一條性命。

相比較而言,十六世紀的英王亨利八世因為老婆生不出孩子而成天聲色犬馬,放到現在完全天天能上報紙而且訂報紙的讀者還會大罵“怎麼成天都是那個傻x出現博人眼球?”,放到那個時候,你看看當時的英王手下有多少民眾敢大肆宣傳這種流言蜚語。

中世紀的貴族過的還沒有我們宋朝一個城門口的馬車夫好呢。後者的襪子用得還是棉布。

他們還敢八卦當朝高官那出格的閨女如何如何的追求真愛然後反被拒,若是那高官敢殺了他們,接下去他就得被政敵狠狠參上一筆了好麼。

而且這時節——

藩屬國們進京上貢,京裏的氣氛可是緊張極了。

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鬧出什麼事情來,讓藩屬國們看到了泱泱天朝上國的笑話——

嗬嗬,嗬嗬。

後果誰都能預料的到。

.

.

林葳蕤進了京,其他地方與汴京的繁華全然無法相提並論。

她忽然想起了曾經見過的《清明上河圖》。記憶中,她依稀還記得那副畫上的景象。

平常時日,這汴京也是如此的繁華嗎?

林葳蕤有些茫然。

她稍稍抬起手,手指在袖中微微收攏起來。

仿佛這麼做,便能將這琳琅滿目的繁華之景收入袖中,珍藏起來。

這麼一個富饒的國家,這麼一個興盛的民族……

她想到圍在這個國家的周圍,對她虎視眈眈,一直試圖、並且真的在侵|略她的蠻夷……

如果這個朝堂管不好,那麼她來。

“亂世出英雄。”

林葳蕤心中默念著這句話,若非林朝英伸手拉住了她,怕是她天曉得要走到什麼地方去。

劉邦和項羽一個是地痞流氓起家,壞毛病一天一夜都講不完,另外一個則是會玩烹人的家夥。

大家隻能在這兩個爛柿子裏挑一個比較好的。

於是項羽在烏江自刎,而半生金戈鐵騎的劉邦則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完成了昔日望秦始皇出巡之時“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感歎。

天下之主從來都是從幾個爛柿子裏挑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好的。

所以林葳蕤覺得,自己定然是最好的那一個。

若是這朝廷給力點,她也自然樂得仗劍而行天下,過得逍遙快活,可這朝廷不給力啊。

不給力怎麼辦?

項羽是怎麼說來著的?

“吾可取而代之。”

不,可以換顧惜朝的那個想法。

“清君側。”

清君側,清哪一邊?

蔡京,傅宗書。

林葳蕤若是判官,她手上的生死簿上定然有這兩個名字,並且她得想個招兒……把這兩個家夥給弄死。

不僅僅是弄死,這是個噱頭,重點是後頭的。

文人權利太大,這點讓她很不爽。雖然沒有想將全天下都當成自家奴才看的傻逼想法,但是她也絕對無法喜歡“我生來/本來就高人一等”的想法。

這世界上你永遠逃不過的就是納稅和死亡。

既然如此——林葳蕤覺得,她完全可以搞一場革命。從本質上將“有功名在身的人不用繳稅這個條例”給去了。

這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