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漫談《明》的虛無YY主義-轉貼(2 / 2)

現今的中國因為農村外出務工的人口激增,糧食產量已經連續幾年出現負增長,糧食能否自給的問題非常嚴峻。對《明》那個時代而言,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將意味著滅頂之災的降臨。

(二)重工業、輕工業、手工業和交通、通訊。

武安國深知重工業是國家工業的命脈,所以他發展工業首先從采礦、冶煉和機械製造入手。先不說重工業的起步有沒有可能象書中描述的那麼快,就說重工業的效益吧。重工業是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人力的投入的,而且不能象輕工業和手工業那樣立竿見影,很快地把投入轉變成財富。武安國的對策是攀上軍工做靠山。沒錯,這確實是一條捷徑,就跟現代中國建國初期在東北和各大城市建立重工業基地的做法類似,以軍品為核心,以軍品帶動民品。但是這麼做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朱明政權不可能把奇技淫巧的輕工、手工業放在和作為軍事支柱的重工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輕工、手工(以下統稱輕工)業也有它先天的缺陷,那就是對市場的依賴。在整個國家還不夠富裕的情況下,有限的購買力是無法滿足輕工業急劇膨脹的需求的。在這種情況下,轉嫁供求危機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迅速開拓海外市場。在大航海時代初期的確可以把海外市場看成是無限大的。但象明這麼大的國家能靠外向型經濟養活全國的百姓嗎?明有可能象英國那樣成為一個食利國嗎?我想這是不大可能的。為了擴大市場,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空間問題。如果交通和通訊的發展明顯滯後於輕工業的發展,那麼輕工業的前景是不容樂觀的。可惜交通、和通訊顯然是武安國的弱項。他隻想到了用水泥鋪設馬路,而對民用通訊則一點建樹也沒有。想想,在一個沒有鐵路、公路和民用郵政的國家裏與輕工業相關的內向型經濟怎麼可能長足的發展。武安國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他隻能發揮自己的專長使個別領域從古代直接進入現代。但按著曆史發展的規律社會進步是需要各個產業部門互相配合的。失衡的產業格局是危險的,隨時都有夭亡的可能。

(三)商人、金融、保險、投機和外財

寫到這裏我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因為《明》所觸及的社會問題實在是太多、太雜了。其他讀者也不難想到,武安國一個人的能力實在是太有限了,“雖千萬人,吾往矣”——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渾身是鐵能碾幾顆釘?

言歸正傳,在一個官僚本位的社會裏金融業能有光明的前途嗎?其實曆史上的晉商已經給我們作出了樣板。商人——也包括實業家——在集權國家裏是不能不依附在權利網上的。不是他們甘心情願的自投羅網,而是因為公平競爭和特權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在商人沒有能力限製特權之前他們想要生存就必須向特權屈服。明的權貴們會眼睜睜地看著商人們跟他們平分財富嗎?不可能。那麼,打壓是遲早的事。金融、保險跟商業一樣,國家(尤其是貧弱的大國)為了自身的穩定很可能要把它收歸國有加以壟斷,進而以金融限製商業資本。獲利豐厚的產業都是權貴們覬覦的肥肉,武安國靠什麼來保護自由竟爭的火種呢?

再說外財。這個外財指的就是象征服高麗後索取的戰爭賠款之類的財富。就象當初日本在甲午戰爭後的辛醜賠款,人無外財不富,一個國家得了外財一樣可以成為“爆發戶”。明在將來的對外擴張過程中無疑會越來越貪婪地搜刮別國財富。這樣雖然可以暫時回避國內矛盾,但軍國主義思想會象瘟疫一樣傳染整個民族,蒙古、德國、日本都是走這條路的好榜樣。明會不會重蹈覆轍呢?天知道!

關於經濟就先說這些。

大家可能已經明白我說的“虛無YY主義”是什麼意思了。

簡單地說:如果給我們改寫曆史的機會,我們想讓這個國家避開所有的歧途和彎路。但曆史卻很難順順當當地走上康莊,它好容易避開了這條彎路卻輕率地滑入另一個歧途。

(因為才力不敷使用,所以寫得很亂。相信會有讀者比我看得更透徹,我屬此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明》的書友們更深入的思考。未完待續)

酒徒注:酒徒出差中,這次把工作做砸了,所以也沒時間在書友會上和大家多多交流。因為沒帶底稿,也沒法更新公眾版,真的很抱歉。馬上又是21日了,去年的21日,酒徒因為大家的鼓勵獲得了自己的幸福,酒徒每每想起去年那一條條短信,心中都感動不已。感謝大家一年來的支持,酒徒會努力把文字寫得更好來回報大家的厚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