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下) 獻策(3 / 3)

可如何組建海關就犯難了,眾人都不知道海關是個什麼東西,武安國是所有人裏邊對海關最了解的一個,但除了海關二字怎麼寫,也說不出更多來了。隻能提供兩個大原則,一是限製部分貨物的進出口,如糧食和黃金。第二就是海關稅不可太重,並且凡蓋了海關稅收大印的貨物,其他州府不得再收取各種過路費用。第一條在以前就給太子解釋過了,第二條太子自己就理解“這和方將軍他們當海盜差不多,得留點養肥了再宰”,朱標幽默的說道。

幽默歸幽默,各海關大使的人選現在是最大問題,大明曆屆進士舉人們走了後門來追隨太子的不計其數,但都被十三郎給否決了。“這些讀死書的酸丁,連數都不識,他們做大使,還不把褲子都賠進去。”他的形象比喻讓眾人笑得前仰後合,雖然眾人自己也不怎麼會算數。

怎麼辦呢,眾人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讓武安國修書給北平書院,從原來懷柔義學的學生中抽調精通數學,品學兼優者,同時命各州府舉薦通曉計算的讀書人,年齡不限,出身不限。當武安國提出這樣海關人才大部分都出於北平書院,恐怕影響不好這層憂慮時,太子身上則充分反映了他自己的優點。“有什麼不好呢,任人唯才,老師宋廉說古人講的是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武將軍過慮了。這些大臣推薦來的人才也不能浪費了,讓他們都到北平書院去學習一下怎麼算賬,學會再來帳前聽用”。他指著大臣們推薦的海關大使名單命令到。

這下北平書院成了海關北平幹部學校了,武安國微笑著想,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個太子有這種思路,管他呢,反正書院畢業的學生越多,自己撒下的種子越多,很多時候,可能我自己也控製不了這世界走向何方。

太子朱標的《靖海策》晚於燕王朱棣的《平遼策》三日送到了朱元璋的龍案上。當天早朝,中書省上奏,開封府今春遭了寒,恐怕春糧要顆粒無收。朱元璋命有司賑濟,從國庫中撥款買種子救助百姓補種夏糧。大臣們見皇上龍顏不樂,也不多事,早早的無事散朝而去,臨了,宣武安國禦書房獨對。

大家都習慣了這個新進的武侯爺被單獨召見,每次召見完後過不多久,肯定有人升官,這個武安國好像總給人帶來好運。在一片羨慕的目光中,皺著眉頭,武安國向內殿走去,心裏隱隱有些不安,今天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剛才老狐狸李善長走過自己時,輕輕的咳嗽了兩聲,這老個睡不醒的老家夥不知買的什麼藥,看來今天這獨對要仔細些,武安國警覺的想。

到了禦書房,重新施過君臣之禮,武安國的疑慮又加深了一層。朱元璋並沒有像以往那樣,給他賜座,而是背著手,衝著牆上的地圖靜靜的看著。有一種壓抑的感覺以君臣二人為中心擴散開去,嚇的小太監走路都躡手躡腳。

“書案上有幾份奏折,武將軍自己看看吧”。朱元璋沒有回頭,盯著河南的位置繼續看著,神情很是憂鬱。“百官已起朕未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家翁,天明尚能擁大被”。想起笑話中說的洪武皇帝做的詩,武安國覺得這個皇帝也有些可憐,什麼事都必須過問,但以一人之力,又怎能管理好整個天下呢。

他拿起放在桌子角上的奏章,慢慢的翻開一個,臉色漸漸變白,範出一絲憤怒的青色。上奏人的名字封著,這是一個暗本。雖然不太懂文言,今天這個奏章他還是看懂了,因為裏麵赫然寫著“草民武安國,自稱曾殺白虎,斬青龍,妖言禍眾,又以重金勾結官府,買典史之職。臣私下查之,此人無父母妻子,來曆不明,恐為蒙古奸細,請陛下慎查之,當機立斷,除之以免後患…..”

第二個奏章,依然是一個暗本,說得是他私開礦山,辦工廠,擾亂農時,魚肉百姓。

武安國打開第三個奏章時,懶得再看是誰所寫,無恥的造謠者不會把名字寫在光明正大處,古今如此。這篇奏章也沒什麼新意,不過說他私辦義學,擾亂教化。私造火器,圖謀不軌,總之是個殺頭的罪名。

第四個,第五個,一項項指控接踵而來。事發突然,一點預兆和準備都沒有。他越看越驚,越看越怒。最厲害的竟是有人查清了哪些產業曾經與他有關,經他手低價賣出。

歎了口氣,已不必再看下去了。抬起頭,默默的看著朱元璋的背影,自己的一舉一動,想必朱元璋都派人查過,那天那個黑衣人,想必是小說中寫的錦衣衛,怪不得沒人認真追究。隻是可惜…….

“反正我在這個世界上早已死過一次,有何可懼,隻是懷柔諸君,希望你們好運,能躲過這場劫難吧”。一陣心酸過後,他不再難過,眼中慢慢的閃出一道剛毅的光來,如畫江山,盡收眼底。

寫到第十六章 中,遇到些麻煩。下周更新第十六章下,長假期間會更新快些,如果不出差的話。有讀者建議酒徒找一個不出差的工作,其實酒徒如果不出差,就寫不出中國大地那些不同的景色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