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名家授藝(上)(1 / 3)

“兄弟,昭庭這人豪爽、聰敏但脾氣太烈,在貝勒爺手下效力,可不能如此,不然……”

大俠王五的想法與李大成不同,他與梁振蒲雖說是同輩,但是近二十歲的差距,也算隔了一代人,在他看來梁振蒲的武道德行還差了一些,缺了些磨礪,三十多歲四十左右,正是武師、拳師的巔峰時刻,好勇鬥狠是難免,正是招災惹禍的時候。

跟在王公大臣身邊效力,可不同於遊走於江湖之間,之前八卦門來桂貝勒府找場子遇挫,不正是前車之鑒嗎?護院、鏢師牽扯進朝廷的紛爭,有心無力啊!

這些事兒王五經曆過,他想勸說一下自己這個小兄弟跟梁振蒲,莫要誤入歧途,官場這潭水不是他們這些江湖人該牽扯其中的。

“五哥,您說咱們的拳腳功夫如何?”

知道王五想差了,李大成也想從王五手裏掏點真東西出來,趁著現在有時間,他打算與王五、梁振蒲,論一論功夫的未來。

“自然是博大精深的,南拳北腿,門派眾多高人無數。”

“那為何這麼多年民不聊生呢?”

“這……根兒在朝廷!”

李大成的反問,讓王五有些愕然,他是經曆過維新的,對朝廷有些怨念,但這是貝勒府啊!猶豫了一下之後,王五還是輕聲說出了自己所認為的原因。

“五哥?你認為根兒在朝廷?

這個想法兄弟不敢苟同,愚民,自戰國滅秦國立曆朝曆代的朝廷做了兩千年,這根子雖說有滿清朝廷的原因,但滿清學的不也是咱們漢人的成法嗎?

不知五哥讀不讀史,兄弟想問五哥,戰國之時可有外族威脅?秦國始皇北據匈奴可要和親議和?

這亂是亂在了人心上,人心懦弱諸國來犯,若是普天下的百姓,人人嗜血、不管不顧、不計後果,誰敢來犯?

富國強民,隻在讀書認字上嗎?不然!百姓膽氣不夠,國家膽氣不夠,依舊是任人欺淩的弱國!

兄弟我雖說年紀輕了一些,但我也有我的看法,這強國必先強民、強民必先壯其肝膽,何為肝膽?不懼生死是為肝膽,若普天下的百姓肝火旺膽氣壯,誰敢來欺負?

朝廷?諸列強洋鬼子?他們敢欺負,百姓自可燃肝火壯膽氣,反他娘的!最簡單的壯肝膽之法,就是普及功夫,下至十多歲的小娃娃,上至八九十的老頭子,出手就敢殺人,這樣的國家哪個敢欺淩?這樣的百姓,哪個又敢讓他們食不果腹呢?

五哥,您說兄弟說的對嗎?孔夫子說過有教無類,兄弟認為,這功夫呐!就該這麼教,管他心性如何傾囊相授,越是傳的廣,這功夫越能發揚光大!”

李大成的話,梁振蒲聽了頻頻點頭,王五那邊聽了卻是眉頭緊皺,自己這個兄弟怕是走了歧途。

“兄弟,你的話很有道理,五哥也覺得可行,五哥在香廠開了一個義學,也是為了強民。

但五哥要問一句,在你眼裏功夫是什麼?”

傳藝留三分,心性夠了傾囊授,這應該就是功夫傳承的規矩所在,顯然王五也是支持這個規矩的,心性不好之人,不能傾囊相授。

“先是殺人技!後是強身健體之法!”

“兄弟,這是歧途!你說反了!”

“歧途、正途試過之後,才見分曉!”

“頑固!”

“但終是條路子不是?”

“那好!你也是練過的,五哥就試試你的殺人技?”

李大成的想法很極端,一般人是接受不了的,功夫是殺人技一說,不僅王五接受不了,那邊的梁振蒲也有些眉頭輕皺,這年輕人狂妄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