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眾矢之的(下)(1 / 2)

李大成想要看戲,朝野的臣工們也是給力,他們的攻訐比想象的要快,第二天,李大成就得了顧其行從京師發來的電報,朝中的清流們已經開始攻擊桂順了,隻是清流們的攻擊,卻好像在為桂順提高聲勢,將矛頭指向了遠在廣州的李鴻章。

自翁同龢去職之後,清流一派的首腦當推徐桐與剛毅,所謂清流,有的是守舊派,有的是禦史言官,有的是京中的翰林,總的來說所謂清流勢力就是那些個不得誌的京官、想要上位的地方官,他們在一些人的引導之下充當喉舌,為的是什麼?出人頭地、名利而已。

現在一些人、某些人就是剛毅與徐桐,攻訐的對象,自然是朝中最紅火的那一個,這兩天大清朝,就要數著桂順最紅火了,欲揚先抑、明貶實褒,這些手段,文人們用起來爐火純青。

就剛毅與徐桐的立場來看,他們是主戰派,李鴻章是主和派,借用桂順在津門的功績扳倒李鴻章也在情理之中。

就出身來看,剛毅是正經的八旗弟子,而徐桐是漢軍旗的弟子,宗室八旗之中出了能人,他們自然應該維護。

但真的是這樣嗎?每每有人拋出滿漢之爭,為的可不是分清孰滿孰漢,而是為了利益,扳倒桂順或是李鴻章,不是剛毅等人的目的,他們為的也是上位。

借桂順的軍功扳倒李鴻章,他們就是下一個李鴻章,借扳倒李鴻章的機會,捧殺桂順,他們就是下一個桂順。

這就是顧其行的分析,欲揚先抑之後還有個欲抑先楊,文人們的彎彎繞,就好比那黃河九曲十八彎,不看利益歸屬,就得被他們給蒙了。

剛毅、徐桐帶著一群清流打出了一記不知一石幾鳥的開場,接下來才是主戲、正菜,在李鴻章等人的眼裏,剛毅、徐桐之流不過是跳梁小醜,在老娘們的眼裏,他們就是群猴崽子,即便有了利益,也沒有他們的份兒。

有人開場,以後的事兒就好辦了,隨著袁世凱以及北洋一係的發難,洋鬼子也會卷入這場唇槍舌戰之中,但最終的結果,還得看京津這一仗的結果,現在的結果都隻是暫時的。

收起了顧其行的電報,看了看備戰的進度,確保津門的財權物資依舊掌握在振威軍的手中,李大成這邊繼續無所事事,今天去看戲,明天去孫老頭子那邊坐會兒,再不就帶著一行人遊覽一下津門的各處名勝,日子過得是好不快活。

與之前的預測一樣,陸軍近乎全軍覆沒的列強艦隊,就是隻不能上岸的鯊魚,津門租界的局勢危急,京城使館區的局勢危急,他們隻能在海上看著,炮艇是可以駛進天津租界的,可他們不敢,幾艘小炮艇進來,克虜伯山炮是可以擊沉的,沒有陸軍的配合,即便是戰列艦來了也是送菜,在狹窄的河道之中,擊沉戰艦的辦法有很多,李大成會,洋鬼子們也清楚,無奈之下,大沽口那邊的艦隊再次給了十天的期限。

先是一個五天,又來一個十天,桂順那邊也沒有確切的消息,時間的延誤,對李大成來說也算是個煎熬,振威軍的操練也不算太難,隻是初級的射擊訓練而已。

大沽口那邊又給了十天的時間,李大成就不能再按兵不動了,以武衛軍為教練,津沽一帶再次響起了槍聲,射擊訓練,隻能用子彈喂出來,說其他的都是虛言假話,讓西沽那邊給各處解送了大批的彈藥之後,中外各方的等待,隻能繼續下去了。

射擊訓練,也是各方攻擊桂順的一個由頭,這段時間,李大成與顧其行之間的電報往來也很頻繁,電報這東西快是快,但有一條不好,這東西有記錄,有些太過隱秘的話,李大成這邊還是用人來傳遞消息的。

培養振威軍自己的通信人員,現在也隻能是個妄想,時間不夠,沒有門路,這些事兒北洋不支持,李大成也隻能看著。

武衛前軍楊慕時那邊倒是聽話,將於培河發了過來,於培河這廝也樂得跟著桂貝勒這個宗室貴人效力,一支由津門三教九流組成的情報部隊,也在李大成看戲的間隙之中,由於培河建了起來。

李大成不斷加強振威軍對津門控製力的時候,袁世凱跟南北洋的人,也開始對桂順發難了。

這三方勢力的攻訐,比清流們有力的多,擅權攬權、飛揚跋扈這八個字,被那些人演繹起來,可謂是殺氣衝天,任何一條都足以讓桂順萬劫不複了,可現在的結果如何?

桂順那廝,恐怕正在京師的宅子裏嘬牙管呢!老娘們不發話,桂順就是真有罪,也是沒事兒人一個。

京師那邊的局勢一日三變,桂順那邊也不是在京師磨洋工,每天進宮報道,與老娘們插科打諢拉近關係,就是桂順的任務。

解除對使館區的封鎖,進入短暫的和談階段,在桂順以及一些明白人的攛掇之下,老娘們自然順水推舟,允了。

這樣的交涉,其實一直在進行,隻不過津門一戰之後,洋鬼子內部也多了許多不和諧的聲響。

以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為首的英法美外交官,偏向******一方,赫德在華四十餘年,是個真正的中國通,對於大清的局勢,他看的比誰都明白,大清朝廷的存在有利於各國的在華利益,他的言論,自然有許多擁躉,再者英國人現在正忙於布爾戰爭呢!兩線作戰,在海外大舉用兵,英國政府不會支持,開戰,沒有足夠的軍隊做依托,大清的利益隻能被其他各國瓜分,吃不到最大的一份蛋糕,英國人不會傻乎乎的去支持德日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