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火世界(二)(1 / 3)

官場爭鬥不見硝煙,但卻比真正的戰場更加的殘酷與血腥,前線三軍、一國國運、天下百姓,都可以是官場的犧牲品,唯獨利益不是,官場所爭無非就是利益二字,有了利益自然也有了妥協。

李鴻章在兩廣玩了個大手筆,僅僅是為了大清?不!津門的李大成可以維護他的利益,所以才有他的大手筆,這大手筆也隻是相對而言的,若他真的是大手筆,重建的南洋水師也該派到大沽口的。

三萬槍械,五十火炮,對李鴻章來說有與沒有都差不多,隻要他想要,這點東西還是輕而易舉的,不過兩三百萬銀子而已,兩廣還出得起。

兩廣動了,兩江、湖廣、四川也要動,十萬槍械、百門火炮,就是他們的手筆,有了李鴻章的動作,閩浙、山東、雲貴也動了,總數十五萬的槍械、一百八十門後裝火炮,或早或晚都已經啟運了。

有了李鴻章的協調,劉坤一、張之洞自然與他同氣連聲,有了李張劉三人引領,天下督撫都要順應大潮的,畢竟桂順在京城那一杆子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個時候不出力,以後想出力都沒機會了。

達到了預期,桂順也不會在京城多呆,在老娘們那邊表了一番忠心之後,他還是要在津門坐鎮的。

“老李就是老李,大清的明白人呐!”

官署花園之中,李大成放下茶盞,對桂順、顧其行感歎到,這次若不是李鴻章支持,十五萬槍械那就是做夢,有了李鴻章這次的義之所至,以後這個國家禦晦也就有了參照,一定要舉國上下同心協力。

這次的事情,除了李鴻章的支持之外,英國人也在背後做了不少事兒,兩廣、兩江、湖廣、雲貴、四川的軍械,能順利從長江口進入運河,除了英國人的輪船之外,他們的維護也算是功不可沒的。

國際政治場,沒有幾個傻子的,沙俄的動向英國人最為關切,小日本不在他們的眼中,但沙俄的一舉一動,逃不過英國人的雙眼。

對於大清,英國人該打還是要打,該支持還是要支持,這不矛盾,這是符合他們在華利益的,這就是國際關係。

“要我說還是咱們的李二爺的本事大,李二先生有些過氣嘍……”

一邊說著話,一邊吞吐著愜意的煙霧,這次桂順進京比上次的長進大的多,也算是觸碰到官場的邊緣了。

對於李大成的佩服,在桂順這邊是根深蒂固的,回來的時候,老娘們給他說了句話,此次大清能上下一氣,靠的就是他桂貝勒,但沒有李二爺哪來的桂貝勒?

“這話不能說!李鴻章是真明白的,若不是李鴻章支持,小日本的第二、第三師團來了,振威軍支撐不過半月,或許半月也是奢望,四五天咱們就得敗退津門。

現在槍械已經到了江蘇境內,再有五天就能到達津門,小日本是趕不上了,有這十五萬槍械,一百八十門火炮,多了不敢說,擋住十萬人一個月,我這邊還是可以打包票的!

老顧,你說呢?”

雖說有了足量的槍炮,但李大成的心裏仍不安穩,小鬼子的第二第三師團,恐怕是精銳之中的精銳,操練出來的精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上過戰場還活下來的精銳,甲午一戰可以不算,但小日本在台島可是實打實的跟黑旗軍幹過的,經曆過戰火的老兵,才是一軍之膽,不由人不敬畏。

小日本遲遲不動,李大成也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無非是等著老毛子先出兵,他們想玩一手黃雀在後,八國九國十一國,想要同仇敵愾,哪有這麼容易,對手這麼一拖延,練兵的時間有了,秋收的時間也有了,二十五萬槍械在手,三百門火炮在握,演一場血火地獄的大戲,夠了!

現在這個時候,津門上下一心很重要,即便不能上下一心,也不能消極懈怠拖後腿,以自己的輕鬆感染桂順與顧其行,這辦法雖說有些坑人,但也無奈啊!

“其行這邊,全憑二爺吩咐。”

“你們這些師爺就是滑頭。

老顧,這段時間,鹽糧稍放一下,讓留在津門的百姓也鬆快鬆快,一鬆一緊,更容易收攝人心。